第十章 再中探花(3 / 6)

,子嗣众多,但是庸碌不堪,不思上进。

兖王虽然有一些能力,能力不多暂且不说,还没被立储,就开始飞扬跋扈,不懂得伪装低调,也不是人君之像。

这哥俩真要选一个的话,相对来说,还是邕王更靠谱一点。

大周朝祖训,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庸碌一点问题不大,只要不是昏庸就行。

找一个精明强干的宰相,挑选一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也耽误不了治理国家的朝廷大事。

殿试出来,盛长柏就真的放松了,经义典籍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了。

...

相比于省试的一万多份试卷,单是批改就要小一个月。

殿试这三百多分考卷,批改起来速度就快多了。

殿试后的第三天,成绩也就出来了。

表面看皇帝是主考官,但是皇帝可不会把每份试卷都看一遍。

都是阅卷官,批改过后,挑出来五份或者是十份的考卷。

让皇帝定一下前几名的名次,后面那三百多分考卷,老皇帝哪有精力,一份一份去看。

普通皇帝一般也就看五份,十份试卷,老皇帝也算仁厚,年轻的时候,可能还会选择多看几分看卷。

到了这个时候,身体不好,还要把精力花在后宫造人身上,当然不会选择多看了。

殿试过了这两天,虽然不用看书,盛长柏也没有闲着,盛长柏这些准进士,都要去礼部,学习面君礼仪去。

就算盛长柏已经经过了盛紘的私人培训,这些事情也不能错过。

到了殿前唱名这一天,盛长柏和盛紘一起出了门,参加朝会。

大周的皇帝,虽然不起大早,但是官员,需要先走一段路,才能到达皇宫。

所以提早出发也很有必要,盛长柏跟着盛紘出门,都还没有天亮。

盛家这种宅子,挨着内城的还好说,去上朝距离还不算太远,提前半个时辰,也就可以了。

那些住在城外,或者是外城哪个犄角旮旯的官员,提前一个时辰出发,也不算早。

进了内城,到了东华门外面,新科进士,按着省试的名次,排着队,等着唱名。

文武百官,今天陪着进士们,等在东华门外,散乱着站着,三五一群的聊着天。

盛长柏也算的见识到了,盛紘的长袖乱舞,八面玲珑。

一个区区的六品绿袍小官,竟然有不少的绯袍大佬,跟盛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