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何处是大明疆域的极限?(2 / 5)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1727 字 2023-05-23

,防御壕沟、示警烽燧、守备亭台等建筑可在明年天气转暖之后再建,无论如何,必须确保在今年冬月来临之前,各卫所正军及随迁余丁、家卷能入城居住,以防严寒。”

从今年的四月底一直到八月初,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第一批北上的两千余名卫所军士,与随迁家卷两万八千余人、亲属十六万九千余人已相继抵达各自应驻守的营地。

这些首批迁入草原的二十万人当中,在籍正军只有两千两百多人,军户余丁六千多人,军户家属两万两千多人。

最后那数量庞大的十六余万人是在朝廷政策的引导与鼓励下,随众军士北迁草原的军户亲属。

这些亲属包括军户的母族、妻族等亲族,大多是举家迁移,有老有幼,甚至还有很多人带着自家历代祖宗的神主牌位。

在这二十万人之中,除了三万多名十岁以下的幼童与接近两万名的年纪超过五十岁的老人之外,剩下十五万人皆是能干活的青壮与半大孩子。

所以,按计划,他们会在寒冬降临之前,修筑好城池地基,然后在城内建造屋舍,以躲避暴雪严寒。

等到明年,也就是乾熙四年,天气转暖之后,朝廷会再迁一批百姓到草原。

由于有了北迁百姓的经验,第二批从大明腹地迁往草原的百姓人数会超过五十万。

第一批人主要定居在各座卫城及少数千户所城之中,而第二批人主要居住在各座千户所城。

至于散落在各座卫城、千户所城之间择便利之地修建的众多驿站,只能等乾熙五年第三批北迁的百姓去充实了。

“臣遵旨。”

徐辉祖恭声道。

“还有什么事?”

朱高煦见徐辉祖欲言又止,于是主动问道。

徐辉祖犹豫道:“陛下,驻漠五营提督宋瑛之前上了一道奏疏。”

“你不说,朕差点忘了。”

朱高煦斜了一眼御桌上的奏疏,微笑道:“他奏请调回驻漠五营之事,朕觉得还不到时候。”

“陛下,臣请求调回驻漠五营。”

夏原吉见徐辉祖选择了沉默,当即接话道。

朱高煦顿时玩味的问道:“大司徒是想替魏国公劝朕?”

“陛下,臣并非为魏国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