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编入教材的战斗案例(3 / 4)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1153 字 2023-05-23

处游荡,假装是无意当中撞见的瓦剌重骑兵。

瓦剌重骑兵见到这些明军,自然会想着杀人灭口,毕竟他们要防止藏身之处泄露。

而一百多明军就开始往山外逃。

故意把追杀他们的小股瓦剌骑兵引入庆耀事先安排的包围圈之中。

于是,这第一股追杀明军的瓦剌骑兵没有一个活着回去。

燕然山中察觉到异样的其他瓦剌骑兵自然不会不管。

首领猜到他们的踪迹暴露,当即集结起来,沿着之前的战斗痕迹一路追了过来。

庆耀仍旧是先羊装战败,一路奔逃,一直把这些瓦剌骑兵引到了他事先设计好的包围圈之中。

当大部分瓦剌重骑进入明军新式火炮射程范围内的时候,所有火炮同时开火。

不仅如此,庆耀连地雷也用上了。

中国历史上的火器在宋代已有较大发展,蒙元时出现了火枪、火炮。

等到明代时,火枪大炮已经变得威力惊人,枪有三眼铳、五眼铳,甚至有十眼铳等连发枪;炮有铁炮、铜炮、大将军炮。

明后期的红夷炮从荷兰传入,重三千斤,可以洞穿石城,震数十里。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地雷、手雷。

地雷在明代叫石炸炮,由外壳、**和引火装置组成,明初就已经出现并派上战场。

历史上,朱棣起兵靖难,就曾在白沟河之战尝过石炸炮的威力。

言归正传。

庆耀带兵全歼瓦剌重骑,实际上是靠他灵活运用先进火器的缘故,比如膛线火炮、火铳以及地雷。

瓦剌重骑兵做梦也没有想到,明军新式膛线火铳可以打穿他们能防**的铠甲。

而地雷爆炸的威力,可以把人带马都炸的断肢横飞,惨不忍睹。

这是武器代差!

科技的进步必定会导致武器的革新。

而大明与瓦剌双方之间的武器有着代差,作为弱的一方,瓦剌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杨卿,你回头寻几个参加过此战的官兵,对庆耀歼灭瓦剌重骑兵之战的详细过程,做一份分析报告呈上来。朕决定把此战作为经典桉例编入火器对战骑兵的战术桉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