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谁也不能小瞧了御马监(1 / 4)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1341 字 11个月前

“你是想派内官监随侍太监出镇边塞?”

朱棣听了朱高煦所言,眉头紧锁道:“你就不怕宦官掌握领军权之后,重演唐代宦官之祸?”

“都怪儿子没说清楚。”

朱高煦苦笑道:“是这样的,因为郑和、王景弘、庆耀的功绩十分耀眼,出海提督一支舰队,已经成为许多宦官的最高追求,儿子确实有意派随侍太监作为钦差,代替天子巡视边军或水师,不过其职责却是监督一军,这与以往临时充任监军的太监并无区别。”

历史上大明王朝第一个镇守太监,是永乐时期镇守辽东的王彦,此人当时就是以御马监内官身份被派到外面。

虽然镇守太监并不在朝廷文武官员编制之内,但却代表皇权,是实际意义上的地方最高主官之一。

尽管镇守太监的权限不明,和地方军权主官总兵、政权主官巡抚都有交叠,任何事皆可插手,如此一来,镇守太监、总兵、巡抚就称为“三堂”。

历史上,尤其是九边的镇守太监,对军权的干涉尤为严重,九边凡遇战事,惯例由总兵领军、镇守太监监军、巡抚提督军务。

而且每年九边烧荒防止游牧民族靠近,也是由镇守太监协同各镇总兵带队。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朱高煦才有意分御马监太监的权,将镇守一方或提督监军一方的权力,划归到内官监上。

毕竟,有郑和、王景弘屡次兼任总兵官出海,但一个太监身居总兵官之职务,总归会被人当成干政,所以让太监监军,或提督一军,就比总兵官相对好一些。

这样形成定制之后,监军太监依然只是大明皇帝监督军务的代理人而已,依然没有统领一军的权力。

此时,朱高煦又补充道:“爷爷当年说过,要想作为一个真正的帝王,必须牢牢把握兵权,任何人或衙门都不得同时掌握调兵权与领兵权,这叫兵将分离。我大明朝的体制,没有宦官领兵造反的土壤。”

朱棣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虽大明皇帝在各地派太监监军,或提督营卫,使宦官掌握兵权。

但是明朝宦官掌握的兵权并不完整,因为同其一起掌握兵权的还有武将和文官。

三方彼此互相牵制,都不能独自掌握兵权,最后只能听命于皇帝。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