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朱棣内禅的最大原因(3 / 5)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1815 字 2023-05-23

沃洲的存在,经过一传十,十传百的渲染,逐渐与传说之中的扶桑洲融为一体。

就这样,沃洲、扶桑就成了大荒东洲的别称。

不过,在朱高煦的引导之下,朝廷官方行文之中,对于大荒东洲的称呼,却是东华。

这个充满深意的称呼,非常耐人寻味。

“东华沃洲,乃上天赐予我华夏儿女的又一处沃土。若大明不能占据那里,数百年之后,那里必然会诞生一个足以威胁我大明宗主国地位的大国。”

朱棣的双眼似乎穿越了时间长河,看到了数百年后原历史位面某个合众国的崛起及其称霸四洋的情形。

他说到这里,看着徐皇后,解释道:“若我出海前往东华,必然会留高煦监国。倘若出了点意外,生死不明,高煦将陷入继位不是,不继位也不是的两难境地。”

“更何况,高煦一日不继位,便一日是太子。我虽然年过花甲,身体还行,但意外之事,神仙难测。若我不测,有心怀不轨之人矫诏,让老大或老三继位,必将引发动乱。”

“我现在以年老体衰为由,把位子传给高煦。将来高煦年纪大了,也可以提前把位子传下去。有我和高煦的例子在,便可以给后世子孙起个好头,形成一项祖制。如此一来,提前传位,既能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又能避免新旧交替的朝局动荡,一举多得。”

“古往今来的帝王,之所以不愿意提前传位,皆是私心与权力欲在作祟。我也贪权,可我若继续坐在那个位子上,谁去巡视海外诸藩及东华之地?”

“只有我的威势可以镇压诸藩,只有我在东华之地上建立一处太上皇行宫,后世子孙才会重视东华之地,而不会轻易弃守。”

就在朱棣与徐皇后密谈之时。

方宅。

后院。

此时,方孝孺家中的数十名家丁守在后院入口、走廊、门檐之下,警惕的望着四周,听着一切动静,如临大敌。

而在书房旁边的会客厅之中。

方孝孺端坐在中堂下的主位,黄淮、杨士奇等六位内阁七位顾问,分坐两边。

七人齐聚一堂,正议着朱棣欲内禅之事。

方孝孺放下手中的茶杯,缓声道:“我等七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于陛下欲禅位于太子之事,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