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耕战建国(下)(3 / 6)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201 字 2023-05-23

二年,对布政使的人数和品级进行了重新规定,仅保留布政使一人,从二品的品级不变。

按照《宗藩条例》的规定,在藩国国都,建立宗学,即小型的大本堂,传授本国宗室子弟文武之道。

亲王之子十岁可封郡王,十五岁才能开府建郡王府,而每个郡王都有两座王府。

依据朝廷的宗王坊之制,各藩国国都建造有小型的郡王坊。

各郡王在迎娶王妃时使用,以及就藩后再回到藩国王都觐见国王时居住。

至于另外一处郡王府,则是在郡王的封地之处。

老朱在最终版的祖训里规定:“凡皇子、皇孙、皇曾孙、皇重孙,自年满六周岁起,必须进入大本堂进学,习儒法之术与御下之道,少则六年,多则九年,方可结束进学。”

这里面的皇孙、皇曾孙、皇重孙,主要指的是亲王之子。

除了太子外,当朝皇帝的其余皇子会被封为亲王。

亲王的儿子是皇孙,其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外,余子皆封郡王。

那么第二代亲王的儿子就是皇帝的曾孙,第三代亲王的儿子则为皇帝的重孙。

说白了,按朱元璋的意思,这些有资格到大本堂进学的孩子,皆为亲王之子。

因为郡王的孩子,除了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外,其余诸子便逐渐与亲王嫡系越来越远,自然与当朝皇帝的血缘也会更远。

也就是说,郡王之子将来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也就不在培养范围之内了。

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帝位,也继承了朱元璋在《祖训》里定下的规矩。

他特地在《宗藩条例》之中加了一条,即要求历代藩国国王诸子,都必须进入新修大本堂进学。

这是因为所有藩国国王的儿子,将来无一例外,皆会在年满十岁之后受封为郡王。

而这些郡王,在未来皆是各自封地上的最高统治者,必需要学习为君之道,掌握治理府县的方略。

他们的孩子需要前往位于藩国国都的宗学学堂进学。

因为对于藩国国王来说,这些郡王的孩子与藩国嫡系的血脉相对来讲比较近。

倘若将来藩国嫡系有变,也好从就近郡王一系选择新的王位继承人,如此新任国王才能从容不迫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