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统计大明(3 / 6)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341 字 2023-05-23

。”

“百姓不愿当良民,想着法子就给官绅当奴,此乃‘投献’。民间有人说天下之田共十分,七分属士绅,两分属藩王,一分上交税。”

朱棣听懂了。

大明幅员辽阔,全境之内耕地虽广,但可供朝廷收赋之田却有限,即使朝廷再加税也无用,何况还有官员会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朱高煦其实还想说一说军屯制的隐患,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朱元璋白手起家,依靠军屯制取得天下,曾言“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

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就在全国大规模推行屯田,命令“天下卫所,分兵屯种”。

起初的军屯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时日一久,弊病逐渐暴露。

永乐初期军屯税粮占总税粮的四成,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到永乐十八年降到了接近两成。

虽说永乐年间对外军事战争不断影响到了军屯,但真正影响军屯制的是当朝权贵随意侵占土地。

明宣宗时,兵部尚书王骥曾在西南地区带兵,他向朝廷上书说到:“贵州二十卫所,屯田近百万亩,所收子粒本足给官军,而屯田之法久废,徒具虚名,良田为官豪所占,子粒所收,百不及一,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妻子冻馁,人不聊生!”

宦官王贵镇守陕西期间,霸占军队屯田百余顷,近千名明军卫所士兵被逼给其种田。

军屯成了达官显贵的私人良田后,曾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军事战争,最终演变成为压死大明王朝的一根稻草。

历史上,“万历三大征”仅援朝之役就耗资七百万两,宁夏之役耗资两百万两,播州之役耗资至少两百万两,乃至后来的辽东战事、国内民变,无不在大量消耗军费开支。

此时,朱棣向殿外喊了一声道:“李兴?”

内官监少监李兴躬身疾步而入,俯身拜道:“奴婢在。”

“去传户部左右侍郎夏原吉、卓敬前往文华殿等候。”朱棣开口吩咐道。

朱高煦却立即说道:“爹,夏原吉今日旬休,卓敬已退班。大雪虽停,路却不好走,待他们两位入宫时,怕是天都黑透了。”

隋唐时,官员十天休息一次,称为“旬休”,而读书的学子也自这时开始有了完备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