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科举革新章程草稿(下)(3 / 3)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1192 字 2023-05-23

元璋沉默不语,进入了思索状态。

辽东经过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事之后,经济凋敝,人烟稀少。

为了巩固大明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朱元璋这些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和举措。

一方面鼓励东北的渔猎、游牧民族改务农业,从关内迁移百姓开发辽东。

另一方面在辽东大规模推行屯田垦荒政策,将军屯和民屯有机结合,开垦辽东的农田、荒地,又设置劝农官吏和常平仓等。

在开发辽东的人口中,既有大明军民,也有被征服的鞑靼人、女直人。

《辽东志·地理志·物产》记载了明代辽东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其中农作物有二十一种之多,豆类就有八种,麦有大麦、小麦、荞麦等三种。

蔬菜同样种类繁多,除了历史上较为常见的葱、韭、蒜、葵外,茄、苋、芹、白菜等都被列入蔬菜,而冬瓜、瓠子、葫芦、苦瓜等蔬菜与西瓜、香瓜等水果被列入蓏类,蔬果种植已经相当繁盛。

“爹,经过高煦这四年的努力,俺们大明不仅在西辽河一带成功开发出大片的农业垦殖区域,还在下辽河一带的城镇周边集中开辟了许多农垦区域。”

朱棣补充道。

“数十万从内地迁移过去的百姓,就集中分布在这些农垦地带,辛勤劳作。这些年,在朝廷推行水稻种植的田制影响下,粟与稻已成为税收的对象。”

朱元璋知道,粟是辽东地区传统的粮食作物,俗称小米,耐旱、生长期短,适宜辽东干旱、寒冷的气候,因而分布广泛,成为当地土著的主要粮食作物。

如今,辽河平原已成为辽东重要的粮食产区。

朱棣又道:“沈阳及周边城镇耕地,去年便收获了粟三万余斛、稻万余斛,辽东各地常平仓累计囤粮已达十余万石。”

“辽东是块宝地,是要用心思开发。”

朱元璋皱眉道:“但是倭岛远在海外,咱已将其列为不征之国,若为了银矿而对其攻伐,有失咱上国风范呐!”

PS:第二更已到!我亲爱的老铁们,万水千山总是情,投下推荐票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