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与圣贤同在(3 / 4)

个“子”字以示尊重。

另外,春秋不能直接称姓,要不然跟指着鼻子骂差不多。

同时,天下以姓为前缀的仅有一人,也就是周天子,其余人都是称氏。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始皇帝时期,因此始皇帝在称帝之前叫赵(氏)政,称帝之后才是嬴(姓)政。

现场还有几个人。

智瑶等老子回礼,才好奇地四处辨认,想看看孔子是哪一位。

他们对智瑶更加好奇。

来自晋国卿位家族的嫡次子,身份方面比九成九的人都尊贵,年纪看上去那么小,长得粉雕玉琢,尤其是看着气质无比高贵,着实使人羡慕又嫉妒。

孔子非常好认,在场独有一人长得高大魁梧,看去却又文质彬彬。

现场就那么一个身高接近两米的人,由于智瑶刚才见礼,他们肯定要站起来回礼,一下子就让智瑶认出谁是孔子了。

“我自己就能开宗立派,拜师什么的当然不可能的啦……”智瑶心想。

孔子见智瑶一直盯着自己看,有些纳闷的同时,说道:“贵,何以如此?”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畏惧又敬爱权贵,只是也不会蔑视众生,好几年前就在干有教无类的事业了。

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瑶可以称得上那个“贵”字,他毕竟是晋国卿位家族的嫡出,祖父目前还是晋国的“元戎”。

智瑶说道:“我在国中亦有闻中都宰之名。”

这一刻,孔子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心想:“原来我的名声已经传到霸主国那边了吗?”

智瑶又说道:“我闻中都宰有子弟三千,不知属实否?”

这一下却是让孔子脸色变得惶恐,心想:“霸主国的公孙是代表正卿来问罪于我的吗?”

不怪孔子惶恐,他在国内传播学问就遭到鲁国贵族的厌恶,一再遭到刻意的针对,列国由此也有相当恶劣的名声。

没办法的事情,贵族的高贵来自于血统,他们能够公侯万代则是因为把持着知识,贵族中有那么一个异类将知识传播给“**人”,不该排斥和谴责吗?没有派人去干掉已经算是够能容忍了。

那个“**人”包含了好多阶层,在春秋就是特指非贵族。

老子说道:“贵,今来为何?”

这是老子担忧智瑶过来就是为了针对孔子。

天地良心!

智瑶可没有干掉孔子断绝儒教的想法,纯粹是觉得孔子很会教学生,想拜托孔子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