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二郎神君生辰(1 / 2)

赵合欢这几天很忙,除了赵记小馆后院的小院落,还有京郊的奶牛场。

于二娘还有李嫂子听赵合欢说要建个奶牛场那都很惊讶,于二娘道:“天哪,我刚来铺子里的时候我们就是个有几张桌子的小店,现在我们都要有养牛厂了呢!”M.

李嫂子道:“谁说不是吗?之前我娘家嫂子还笑我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打工。”

“现在她都羡慕死我了!我挣得银钱比我家那口子都多了!”

赵合欢从外面回来,听见他俩的对话,笑着走进厨房,道:“你们啊,就踏踏实实在这里就对了,以后啊,咱们还得吃香的喝辣的呢。”

厨房里的种人听见赵合欢说了这些话后,都点着头,笑着道:“好嘞,都听咱们掌柜的。”

因着崔府君生辰后面还有个二郎神的生辰,尽管赵合欢不明白他们到底是怎么掐算出这些神仙们的生辰,但是只要两个店能日进斗金就行了。

通过汴梁城的百姓对二郎神生辰的重视程度,赵合欢觉得他们还真是“喜新厌旧”,那热闹程度可是胜过了崔府君。

吴嬷嬷和赵合欢说道:“您啊,从小没生活在汴梁,不知道大家对着二郎神君的崇敬之情。”

“二郎庙就在万圣门外一里处,是太祖皇帝亲自赐名的‘神保观。’”

“二十三日的时候,大内禁宫就会派人到神保观宫灯一些宫里的玩乐物品,到时候还有乐队奏乐呢,这可是咱们汴梁城的百姓们一年一看的盛景儿。”

赵合欢听了后,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比崔府君的生辰要盛大,看来我们的点心也得提前准备了,好在小院后面那两个土烤炉先垒起来了。”

不懂就问,赵合欢问吴嬷嬷道:“可是又什么时令的糕点,或者祭祀的糕团有什么讲究?”

吴嬷嬷摇了摇头,道:“民间倒是没有什么讲究,倒是大内很是重视。”

“怎么讲?”

“大内祭祀的贡品点心时由太官局牵头准备的,每日白天并上夜晚共有二十四份饮食点心要祭祀,很是庄重、就讲!”

赵合欢点了点头,嘴上说着“真讲究”,心里却道:“真是穷奢至极!”

不过到底大内的这一“陋习”给了赵合欢些许灵感,她决定为二郎神的生辰做一套用糯米粉团做得点心,就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

大家听了这个提议,眼前皆是一亮,都道这个好!

“翠花,你一会吃完饭和吉祥一起,去我常去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