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慢慢沉沦的镇国公世子(1 / 4)

天圣帝在内的很多人都以为赵合欢有意无意推动了荣国公小庶女赵雨嫣权势压人、很是不堪传言的传播速度,实际上赵合欢根本对此事不屑一顾,因为她正忙着研发风和小馆的新菜色。

赵合欢觉得如果风和小馆不能很快的推出新菜色、新项目就会被模仿者超越,在风和小馆开业的短短一个月之内,汴梁城中就已经有两家类似的小馆开业了。

那两家小馆的主人明显要比赵合欢财力雄厚,他们都选择了人气更旺的州桥大街,铺子的门脸皆是二层楼高,门口还扎着高高的彩楼,非常气派。

翠花跑去州桥大街上看了两回,回来后对着赵合欢焦急地道:“完了完了,人家那店光是一层就顶我们这里五六个大了”。

看翠花那着急的表情,赵合欢知道她是把自己当朋友,把小馆放到心里去了,她笑着拍了拍翠花的肩膀道:“没事,他们超不过咱们去。”

那两家铺子开业的时候,赵合欢就分析了一番,州桥大街人多开酒楼是好事,可顾客换成女郎们就未必是好事了。

女郎们,特别是贵女们出门不见得喜欢穿梭在人多、人杂的街市,这种地方,马车行驶起来也不方便。

比起州桥大街,马行街早上和晚上吃饭来往的人比较多,但是女郎们来喝茶的上午和下午相对比较清静,停放马车也有“车位”,这就是他们小馆的优势。

高大上的装修谁都爱,可是对于还没有成亲的小姑娘或者在家被俗务缠身的夫人们,温馨、精致、小巧、安静的铺面反倒更能击中她们的喜好,这也是为什么赵合欢盘下铺子前便想着要开一家专供女郎们聊天、吃美食的小馆了。

即便风和小馆很有优势,赵合欢认为也需要不断地推新菜品,不然见惯了世面的贵女们看总面对自己研究出来的那一套菜色和服务,可能一个月也就新鲜的差不多了。

戚陌到赵记的时候,正是食客们到店吃饭的晚高峰,店里有还有几个开封府的推官在聚会。

推官们看到戚陌之后一时间又是行礼又是寒暄,便是坐下后也有点拘谨,不看大家倒是做实了赵记备受镇国公世子追捧的传闻。

赵合欢端着刚出锅的粉蒸排骨从后厨出来,看到戚陌傻愣愣地站在过道里,便指着她经常坐着的柜台道:“世子,你一个人吗?一个人先去我的宝座坐着吧,现在没座位。”

戚陌从善如流地坐到了柜台后面,一众官吏和食客看得目瞪口呆,这冰块脸的世子爷什么时候这么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