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端午将至,挣钱才是王道(1 / 6)

李婆子是想让赵合欢风风光光回到荣国公府的,小小姐是荣国公府的嫡小姐,如果不是自己的错,又怎么会在外颠沛流离这么多年呢。

赵合欢对是否回到荣国公府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和她的相处,李婆子觉得赵合欢是打心底的向往自由自在的。

可是真的可以自由自在吗?李婆子想反驳赵合欢点什么,脑海里却出现了小姐坐在窗边的孤独身影,小姐也是不愿待在荣国公府的吧?

是啊,合欢有小姐、老爷和荣国公护着,自己何必在这里庸人自扰呢,她想做什么,自己就帮着做就是了。

回不回荣国公府,起码在眼下,并不在赵合欢的考虑范围之内,现在,她更加关心的是怎么把赵记端午节的粽子推向汴梁市场。

只要是遇上制作美食这件事情,赵合欢就是高兴的,再想到能把自己的这份喜欢转变成财富,她的小脑子就开始飞速运转。

粽子的馅料定下来,赵合欢开始忙活着粽子的外包装,毕竟是要卖出超出粽子本身价值的价格,这才是做生意的胜利。

赵合欢分别去纸张铺子和篾匠那里定制了一些或方或圆的盒子、筐子。

然后,又跑去大相国寺找人刻了印章,印章上面除了两个小粽子和赵记的名字,还有一句唐朝元稹和尚的诗词,“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做完了这些,赵合欢还是没让李婆子她们动手包粽子,而是自己去大街上溜达了几趟,蹲在粽子摊位之前,观察什么馅料、大小的粽子最热销。

经过一番调研之后,赵合欢琢磨出了一套赵记粽子的营销体系,按照大小个,她将粽子分为了大粽子、小粽子;按照销售方式,分为零售、批发;按照客户群体经济实力,分为了一般包装和精致包装等等;

通过春日糕团和奶茶等产品的热销,赵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官宦、富贵人家的客户群体。

针对这些人群,赵合欢和李婆子等人包的是小粽子,且用五色的丝线缠绕,放进竹编的盒框中,最后包上印有赵记粽子“广告”的彩色纸,然后打上蝴蝶结。

既是端午节,家家户户肯定都要吃粽子,所以赵记店铺内外都有零售的粽子售卖;

普通人家也需要访亲、访友,赵合欢为他们准备的纸盒礼品装的粽子,同样有赵记广告的彩色纸和蝴蝶结。

李嫂子看到赵合欢包好放在柜台上的两个样品,直说“好看”,还让赵合欢给她也留上几盒,她带回去给她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