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大战前储备(3 / 3)

长,给了大元朝廷机会,万一被劫了粮道,前去围攻大都这些部队可是处境堪忧,曾云风可没有那么多粮食。

这个原因也是为什么大明朝廷很多文官不支持朱棣反复征伐蒙古的重要原因。

因为每一次攻打蒙古都要携带大量的粮草,大量的粮草从南运到北,所花费的时间、物力、人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五征蒙古说得好听,可是耗费了多少钱粮没人能计算的出来,单单是耗费的民夫民力都已经数之不清。

而且朱棣带军十几万,大军在草原走的都是陆路,这运粮纯粹就是一个苦差事,运不到要杀头,运得到累死人。

这运力问题也是为什么中原朝廷的疆域止步于此的重要原因,单靠步兵进行征伐或者说以步兵为主力所需的粮草是非常高的。

同样的若是可以就食于敌,以骑兵为主,他们所得施展的空间就要大得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元朝廷的疆域能够拓展的那么宽的原因之一。

相对应的成吉思汗已经解决了大元朝廷对外征伐的供应补给问题,他们是一边放牧,一边打,可以说是打到哪儿家就在哪里,蒙古人相对应的粮草运输就没想象中的那么紧张。

可是如果是大规模的步兵以及军团,这带来的问题就很严重了,从这个角度出发,曾云风希望郑州水军能够有所建树,在辽东以及辽西之地能够有所建功,这样对于围攻大都相对会减少很多负担,这样不光是海粮的运输,同样可以牵制敌人,这样正面战场上部队少很多,这样粮草压力也会小很多。

求推荐收藏打赏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