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业何时成(3 / 4)

成熟。

可是在曾云风看来,他还是那样青涩,转眼他就要亲政了。

他被太后以及太皇太后呵护在手里,他甚至从来没有见过黄河水灾之时,两岸的百姓是怎样的境况?

他不知道倭寇泛滥之时,沿海周边的城镇又是怎样一番境况!

他不知道边境这些游牧民族烧杀抢掠之时,又是怎样的境况!

他所见所闻,除了曾云风前几次带他看了一些东西,其他的都是在书里看到的。

他不知道老百姓碗里吃的是什么,他不知道老百姓的地里种的是什么,他不知道老百姓身上穿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老百姓住的是什么。

这样的皇帝想让他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真的是太困难了,“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故事很快就要发生了。

他身边的这位小太监王振也是越发的肆无忌惮,王振竟然在外面收受贿赂,然后帮这些官员暗中操作。

这种事情被太后发现之后,居然和皇上争辩然后还能顺利和解,要知道内官不得干政,这可是太祖高皇帝立下的铁律。

这是在挖朱棣的墙角,动摇大明的根基。

曾云风写了一份奏章连同都察院的同僚署名再次上奏。

紫禁城午朝大议。

“臣有本奏!”曾云风站出班来说。

“准奏!”皇帝说道。

“臣都察院联名参奏太监王振贪渎罪行十一项及众多参与官吏一十四名”。曾云风犯上直谏道。

“放肆,难道朕的奴婢,朕还管不了吗?”皇帝朱祁镇在大殿上愤怒地大声说,朱祁镇如此出离的愤怒因为这件事皇太后都妥协了。

杨士奇神情扭捏,皇太后表情尴尬,皇帝气愤异常,皇家太后这是把大明朝的国事当儿戏了,甚至是当家事处理呢。

“这事缓缓再议!”皇太后尴尬地说道。

“陈大人,你这么急干什么,这件事可以从中斡旋。”杨荣在一旁悄悄道。

曾云风一撩官袍,举着笏板冷肃地说:“臣这一身红袍皆是百姓血染,不敢不直言。”

“陛下,太后,奸佞妄为,内官干政,甘犯太祖铁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正人心!朝中诸公不敢直言,我台谏诸君受皇命所托,纠陛下之错,纠错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