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赛八仙的询问(2 / 7)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787 字 6个月前

洪泽湖大堤里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贪腐工程款的折子。

这一道折子,表面上只是弹劾工部的几个中级官员已经江北道的几个中低级官员,但是谁都知道,这矛头已经是直接指向了更高层的人,比如江北道道员、工部的几个司长乃至侍郎,就连国企部的相关官员都是被牵连其中。

果然和百官预料的一样,不用几天,大量弹劾江北道、工部、国企部乃至皖北道、河南省等相关官员的折子如同雪花一样飞进了王宫别院。

这些折子,还只是前奏而已,后续各地方的大员门肯定也是需要上折子进行表态的。

因为不少中高级的官员们都是能够从此事看到不同寻常的味道。

官员贪腐,这事能有多稀奇是,每年都得抓不少**呢,去年一次性干掉了数千官员,最后波及到侍郎甚至有尚书都是被迫**。

然而这么大的风波,却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虽然百官们对此都是心惊胆颤的,但是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上折的状况。

然而现在,只是一件小小的江北道贪腐而已,却是引起了京畿和地方的大规模上折子,这背后要是没有什么深意,打死他们也不相信啊。

而且他们也是可以非常的肯定,这背后肯定是有了大王的默许甚至是赞同,要不然的话不可能搞出这么大的风浪来。

而事情也的确是和他们预料的一样!

一开始只是中低级官员上折子,但是过了几天,就连各部侍郎也是开始上折子了,而这个时候,百官们上折子的理由也不仅仅是江北贪腐了,而是还波及到了督察院监管不利,又说什么督察院的反贪腐机构和巡警部的反贪机构职能重叠等等。

这一下子,就是把督察院架在了火架上烤,督察院的官员们自然也是开始自辩,说什么不是我们监管不力,而是我们的人手紧张,经费也紧张,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对全国范围内这么多的官员进行监管呢。

等到这个时候,实际上才是引出来了这一次大辩论的重点,而之前的那些折子,全都只是一道引子而已,所为的只是引出来司法彻底独立这么一个事。

而整个过程里,楚行没有发表过任何一个意见,所有关于此事的折子全部留中不发。

虽然大王的留中不发,其含义是非常多的,有时候是默认,有时候是反对,有时候是当没看见,而具体不同的情况有着不同的意见。

如今这事大王的态度,普通的中低级官员自然是不清楚的,他们不熟悉楚行,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