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教育革新(2 / 6)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360 字 2023-02-25

楚行闻言,不住的点头,示意一旁的陈耕耘都给老子记好了。

陈耕耘自然在一旁不断点头。

孙元化在一旁不住的苦笑,他其实比谁都清楚,这些官员即便是点头,后面无非也就是难为难为工匠而已。

想要搞科技研发,指着他们是不行的,甚至这帮人,还不如大王亲自培育的那支童子军以及国子监的理科学院。

孙元化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往童子军跑,听大王跟他们讲课,亦或是在休息的时候,听听那些孩子的奇思妙想。

自古以往,这些在战争中苟活的孩子们,往往会成为一具具枯骨,亦或是遇到仁君,将他们仍在养济院、育婴堂就完事了。

唯独楚行有仁心,也愿意给孩子们一个机会。

这一点,孙元化是极其钦佩的。

而且孩子们在经过不断学习之后,也给了楚行充足的回报。

孙元化是参与了童子军教材的编写的,他比谁都知道,大王对这群孩子寄予的希望到底有多么的大。

根据孙元化的认知,这群孩子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就完全可以碾压西方的传教士了,在毕业之前,绝对是可以达到跟自己相同认知的程度。

孙元化一想到,未来不久之后,大乾便有千千万万个小孙元化,就感觉到无比的震撼。

不由的,孙元化自然会提升对楚行的敬佩,因为在编写教材之中,孙元化是经常跟楚行促夜长谈的,很多孙元化觉得模糊的观点,楚行都能给他点透。

虽然楚行总是一副我不懂,我只明白大概的意思,但是这才孙元化看来,就已经是学究天人了。

毕竟大王乃是一国之主,精力更多方面是要放在国政上。

毕竟一个上一个研究科技的国主,培养出来魏忠贤,不是什么好事儿。

想到这里,孙元化便主动上前,跟楚行小声的商议起来,对楚行说道:“大王,是不是可以在童子军之中,挑选一些成绩优异者,给你赏赐,命他们入扬州兵工实习,让他们在不耽误课业的情况下半工半读。”M.

听孙元化这么一说,楚行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自己夹带之中的这群孩子也在成长,俗话说学以致用,自己一直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扬州兵工不恰恰是他们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吗?

而且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们直接亲临一线学习,不断的摸索使用机床和各类生产工具,肯定能让他们擦除火花来。

当下楚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