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1 / 3)

洪承畴的担心并不是毫无道理。

但魏公公这边儿,担心点儿却在别处身上。

那便是藩王入京。

皇上那一天,究竟和这几位藩王说了些什么。

退位?

绝对不可能。

那还能有什么别的事情?

魏忠贤就是竭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难道,皇上已抱必死之决心,想要在众多藩王之中,选出一个来接任帝国重任?

且不说直接退位的话,这不符本朝律法的实际规定。

那些藩王们现在,也断无奉天靖难的能力和胆识,就算是白送他们一个江山社稷,也未尝会见得有这般野心去争夺。

更何况,在魏忠贤看来,当今的大明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随意怎么折腾都可以平稳运行的国家了,走错一步,都有可能迈入无尽深渊,万劫不复。

除了崇祯皇帝,他实在想不出第二个能接此重任的人。

而朱由检,又如此优待于他,可谓是恩重如山。

可即便如此,魏公公也还是冥思苦想,在案桌前拍板而定,脸色恍然的说出两个字来,“福王。”ъìQυGΕtV.℃ǒΜ

旁边记载的小太监将朱常洵的名字写在了纸上,递交给魏公公。

“这福王可不简单哪……”

在魏忠贤的记忆里,福王朱常洵深受到明神宗朱翊钧的喜爱,并且差点儿就当上了太子,引发国本之争。

后来他受封福王,就藩洛阳,光是营造府邸,神宗便拨款二十八万有余,赐地三万余顷。

福王成婚,神宗更是怕亏待了他,又从国库掏出三十万两银子来,以做婚费。

这洛阳,本就是块富足之地,赏赐又这等的丰厚,经过这么些年来的发展,福王真不可谓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啊。

这位仁兄,在民间可谓是享尽了荣华富贵,一辈子**金钥匙出生,没吃过一点儿苦,好不令人羡慕。

可如今看来,此人却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威胁。

身后站着的那王体乾却开口说道:“魏公公,咱家却觉得,这福王贪图享乐惯了,虽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巨富,但若论到造反起事,恐怕也是不成气候。”

“毕竟,咱们大明朝礼制严谨,伦序有别,继承大典,需要名正言顺,才可令天下信服。

而福王朱常洵,辈分上却是当今圣上的叔叔辈儿,所以他没必要放着清福不享,来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