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募捐之风气,暗藏腥风血雨(1 / 3)

“还不包括在外的良田,名贵字画,锦衣绸缎等等,杂七杂八儿的杂项都加起来的话,少说,又该折现出几万两银子出来。”

这时,崔呈秀党羽之一的工部尚书吴淳夫有意进言,他一双尖锐的小眼和粗狂的络腮胡形成鲜明对比,似乎生来就会吹捧夺势、混迹官场似的。

只见他昂然挺胸站出队来,义正严词道:“皇上,所贪如此之巨,其下**污吏,更是难记其数,臣建议彻查。”

“嗯。”

“御史一职,本该用以监视百官,可今却也沾染了如此严重的贪污之风。”

朱由检沉下声来说。

“该如何处置此人,列位臣工皆可进言,朕愿闻其详,如有得当处,就按所说的去办。”

很快,便有大臣站了出来,“寻常一位御史的俸禄加上下打点的银两,肯定是都够用的,贪的无非是别人送的礼,然后再送给上级和客人,这也算正常,不过二十多万两的银子,实在又有点儿太多了。”

“满打满算,他就是一年不吃不喝,不去送礼,便也只能攒下个三十两银子左右,可这却是不可能的,上下级官员都需要打点,规矩向来是如此。”

“可谁也不会去给一个御史家送这么多的银两,所以臣以为,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有更大的巨贪在背后操纵,此人不过是个傀儡旁从而已,幕后的人,才是元凶。”

朝堂上下,传来一阵唏嘘之声。

然他不慌不乱,声音铿锵有力,继续说道:“其二,那就是他根本就没贪,只是家中,或者相亲的丈人家里头有产业,过继在他名下免税。”

“这可以说的上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结果,如此看来的话,二十几万两银子,也倒算是个小小的乡绅财主了。”

朱由检质问道:“那依爱卿之言,可有何高见?”

吴淳夫毅然,“臣建议,彻查到底,如是贪污所得来,那么银子将充为国库,以敷辽饷所用。”

“如若这二十多万银子是他家丈人给他经营的产业,那么也该核实清楚来源,才能下定论。”

“这期间,他是有罪的,应当关押起来,革职等候处置。”

“核实之后,皇上自可再做定夺。”

朱由检忽的脸色一变,质问道:“现今西北灾荒,辽饷浩大,这笔银子,可否用来填补国库之空缺?”

“这,臣也不知道可以不可以,毕竟钱财是人家自个儿的东西,人家要是不愿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