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六章 秉烛夜谈(4 / 5)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45 字 2023-01-23

手。

而李淳风却是喜欢计算,他喜欢用数据说话,只要薛大鼎提出了应该如何执行。

那么李淳风便是直接用数据把这一件事情给标注出来,提出出一个大概的数据。

等到一件件能想到的事情全部都详细列出来,然后三人在把上面的事项重新整理,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整体流程。

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每一步需要多少人多少天多少资源,都全部罗列出来。

到时候按照时间没有推进,那再把这张图表拿出来去对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情况,全部都能一目了然。

薛大鼎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泰的操作,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虽然一直以来,薛大鼎都知道李泰能力的,毕竟能把高陵那地方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若说李泰没有能力,那大唐的朝臣上下,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会为自己感到羞愧。

但现在真正在李泰的手下,做李泰的手下的执行者,却发现李泰在战略上给你制定好计划,执行前给你拉来了资金,甚至落实到最后的执行成面上,都让下面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干什么。

以李泰的这一步步规划,根本就是把下面的人当成是**。

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相应的政策,好像换了一条狗来,都能把这一部部的道路给走好。

当然,这么说有几分过分,但李泰自己非常清楚,自己手下是真没马周那样的国士之才。

别说是国士之才,就算是薛大鼎这样的一州之才自己都没有。

自己很清楚,自己需要做得工程这本来就是需要相对现代化的工人体系才能够来干的。

哪怕现在有了从农业学府之中出来的学生作为顶替,但跟现代这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之类的工程队伍比较起来,农业学府出来的学生甚至连脚底板都算不上。

这样自己只能多想一点,到时候下面干活也能多有几分余地。

不过,有了薛大鼎不断对底层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补充,李淳风提出具体的数据进行全面完善与计划,李泰更用着现代的思维办法去不断的插接,差不多天色渐深时,总算把整个方案讨论的七七八八,至少整体框架已经讨论了完毕了。

李泰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气,掠视带着几分困顿道:

“好了,今天就先讨论到这里,我们明天恢复精神再从头梳理一遍确认无误。

重臣,你跟王有方就先居住在越王府,就住淳风你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