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幽州的成果(4 / 5)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20 字 2023-01-23

这是**厥百姓送来的草种中最优秀的了,不论是耐寒还是耐旱的特性上都相当的优秀。

而且这东西不吃土地,不论是在向阳还是向阴的地方都能够生长。

而且它的周围很少有其他杂草生长,栽培一次,还能多次收割,一次种植享用多年,作为青储饲料那是相当的省事。

最重要的是对土地要求不高,基本上只要土地足够湿润,排水又优秀的土地就足够了。”

说实话,紫根菜如果是在现代,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俄罗斯饲料菜,简称俄菜。

这东西的发源地就是高加索山脉和西伯利亚地区,而突厥人对这种牧草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重视,真的发展起来却是要等到工业革命之后,甚至连畜牧业都完成工业化之后才出来。

至于紫根菜这种东西的价值,差不多是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了。

按种植一亩俄菜计算,只需头一年引种培养,此后每年的再投入已寥寥无几。

一亩土地就能满足7头牛、45头羊、27头猪、110只鹅青饲料之需要。

用于喂奶牛,可多产奶8%至12%。按营养价计算,一亩俄菜与种20亩玉米蛋白质含量相等,经济价值可见一斑。

“既如此,这种作物为什么不先推广?”李淳风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问道。

“因为这种作物我们华夏没怎么培养过,不像紫苜蓿我们培养起来已经相当的完善了。”

王玄策认真道,“但这种紫根菜,我们并没有成熟的耕种技术,这需要慢慢磨合。

既然牧草计划是为了让北方的游牧民族融入到我华夏,那就轻乎不得。

毕竟信誉建立不易,但只要出了错,想要毁坏的话,那就太容易了!”

“你所说的正是!”听到王玄策话语的沉稳态度,李淳风也认可的点点头,说道,

“优先推广紫苜蓿,这紫根菜先找些地方进行试点,对了,你不是说有一种吗,也说说?”

“另外一种的鹅观草在效能上比不上另外两种。

不过鹅观草能在山上丘陵或者其他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生长,算这两者的一个补充。

若说效能,还是紫苜蓿与紫根菜更好。”王玄策解释道。

“很不错,这样的话牧草计划算是有了真正的牧草种子,我们农业学府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待朝廷派人来推广这些草种了!”李淳风倒是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李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