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文科的用法(4 / 5)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48 字 2023-01-23

人才基本都被这两处地方给吸纳了。

医科的医舍计划现在处于停滞的阶段,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基层医疗人才不够。

毕竟数科还能够用边学习便进步的方式慢慢来,但医科就真的需要靠着时间去熬了。

乐科虽没明显扶持,但吕才是乐科出身,对乐科有着自己的定位,一样在稳步的推进。

至于墨科,虽然李泰并没有太多的计划,但每年给墨科拨款是最多的。

而墨科在漕运体系中所拿出的度量衡与其他技术工具也都发挥了作用。

也就只有文科,基本上所有的文科学子只是单纯的参与到图书馆抄书中。

虽然对于世家来说,这是存续的重要计划,但对文科学子个人而言,他们总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图书馆吧。

毕竟图书馆发展到极致也就只是图书馆管理员,这又算得了什么。

而在农业学府开了快要三年时,李泰终于想到文科的学子们就要毕业了。

说实话,李泰并不是忘记了这些人,而是自己给他们安排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

李泰最希望的自然是让他们成为报社,然后成为自己的口舌,跟着儒家互喷。

别看现在的李泰好像弄得风风火火,丝毫没有见到李泰被打压的样子。

那是因为李承乾还没明显得跟李泰形成对峙局面,否则李泰名声怕早就臭不可闻了。

所以未雨绸缪,准备报社组织,不求在士族之中把自己的名声洗白,但至少要巩固自己在基本盘的名声,这才是李泰希望做的。

毕竟舆论阵地,自己不去占领,那别人就会去占领。

而自己培养出来的文科学生太少了,他们根本就没办法支撑起跟儒家论战的艰巨任务。

李泰毫不怀疑,要自己稍微露出这么一点意思,哪怕儒家对付不了自己,但也会把文科学子的根给刨了。

而文科学子跟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学科的学子出来,直接就职跟传统学府出来的读书人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

这些人干着苦活累活,儒家学子睁一只眼闭一只也就当没看到,甚至他们还巴不得这些脏活累活交给了农业学府出来的人来干,而自己去干清贵的活。

毕竟农业学府,本来就是干田舍郎干的活,而自己这些儒家学子自然是读得圣贤书。

但文科学子出来后,那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文科学子跟他们是直接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