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3 / 6)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72 字 2023-01-23

淳风听到李德謇的话,倒也赞同的点点头,没感觉这有什么问题。

毕竟大唐本来就是执行得是府兵制,所以对水师也是这样的态度。

如果不是普通百姓真没办法造船,大唐甚至巴不得这些将士一人带一艘船只随军出征。

不过没办法,个人武器这些水师倒是能准备,但船只什么的大型舰船只能朝廷提供。

而幽州这边并没有大型舰船的制造的船坞,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这就需要时间去慢慢磨合了,至少在李淳风看来,哪怕有朝廷的支持,以及逐渐从江南迁徙过来的船坞与工作人员,但想真正打造出在海上纵横的水师舰队,还需要三年积累。

一方面是人才缺少,另外一方面是这个时期的大唐对于海船的技术的确拿不出手。

毕竟江南那边的技术是以江船为主的,这些技术在海洋上使用,常常会有两个方面问题。

一个是吃水不够,一个是刮风很容易侧翻,这就需要一点点的磨着技术了。

因为这个第一次出海时,李德謇带上了李淳风,在近海的时候开船倒是还无所谓,但是随着慢慢进入到深水区之后,一阵大风吹在了船帆上,一整艘的楼船直接便是侧翻了。

还好离河岸较近,靠着游泳,基本上人都算是回来了。

只有李淳风是被李德謇给拖回来的,因为他不会水,加上晕船,死里逃生之后,表示自己是再也不去试验船只了。

当然,第二次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吸取了教训,在李淳风开挂般的技术支持下,研究出了在灾难时逃生专用的水密舱结构逃生船。

只要与大船脱钩,人只要到了这逃生船里面,就能够漂浮到水面上,近海用用绝对够了。

然后还给船帆进行的修改,增加了平衡两侧气压的平衡帆。

在李德謇疑狐的目光中,再次试了试这个最新修建出来的远洋帆船。

不过李德謇倒是学聪明了,让所有水师将士身上全部都绑上两个空葫芦,要是真不小心落水了,靠着这空葫芦,至少能漂浮一段时间。

然后这船只倒是成功的顶住了这大风,只不过遇到了一个四十米的浪头,拍打而下整个船只遭受重创,几乎整个甲板就四分五裂开来仿佛散架了。

李淳风表示,单纯的榫钉接合技术还不够,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船只的身体的技术。

总之,来来回回到底让李德謇测试不少了的航海技术,反正船支航运技术具体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