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认识的差别(4 / 5)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107 字 2023-01-23

顾,每个月给我做一个统计,尤其是第一个月的。”

“哦?”听到李泰的话,马周不由愣了愣,随即马周便想到什么,道,“大王这是准备向圣人去邀功?怕是会有些急功近利!”

“不?打算拿数据去拉投资。”李泰摇头道,“我记得再过段时间,不是要科考了嘛!”

“一月科考,二月放榜,大多数考生在秋末后,大多数就会赶到长安进行行卷和通榜了!”马周想到这里,神色不由带着几分的黯淡,他就是在行卷和通榜上被刷下来的。

“行卷?通榜?”李泰听到这名词不由带着几分的茫然,自己真没听过。

“这不过是参加考试之前的一些规则!”马周对李泰道:

“所谓“行卷”,即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佳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

而所谓通榜则是即主考官可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有时主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采访,叫做“通榜贴”,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

听这话,李泰有几分目瞪口呆,道:“那考试时主考官怎么确定举子?”

“考卷上有举子的名字,怎么可能确定不了?”马周倒是对李泰反问道。

李泰听到这话,张张嘴巴想要说话,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考试不糊名可还行?!

李泰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当政的时候,选**的人才绝大多数还是以士族为主,真正寒门的人才还是寥寥无几,就算是马周也不是走得科举路子。

一直到了武则天当政用了糊名制,寒门的人才慢慢走上朝廷,甚至发展成牛李党争。

可以说,这个时代虽然出现了科举制度,但科举制度依旧还非常的不完善,同时士族的力量依旧还相当的庞大,至少不是皇帝去推行这个政策的话,基本上谁碰谁死!

李泰表示,这就是个坑,谁要是愿意跳进去,那基本上就会被士族视为仇敌。

“这样也好,至少我知道了我们学校的老师应该去哪里找了!”李泰嘴角不由笑了笑。

李泰对马周道,“既然工程队已经把浴室澡堂修建得七七八八,是时候修建我们农业学府的教学楼与老师宿舍了,等到了这次科考结束,我们的老师应该就能招募得七七八八了。”

“你是盯上了落榜的举子?”马周听到李泰的话语,马上反应过来,不过马周还是摇摇头说道,“现在已经到了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