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国之储君(1 / 3)

李世民刚刚登基,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就被册封为皇太子。要知道,李世民对自己、对臣下都是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承乾是嫡长子就把他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事实上,李承乾不仅是嫡长子,并且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貌,仁孝纯深,才深得李世民的喜爱,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初露峥嵘,拥有了作为明君的潜质。

在李承乾12岁时,李世民又下了一道特诏,让他开始“听讼”,以培养其行政能力。什么叫“听讼”?并不仅仅是去尚书省当个陪审员,而且要作出自己的断决。

贞观七年,李世民曾得意地对近臣说,太子现在已经能够处理一些军国事务,而且基本掌握了要领。打那以后,李世民一旦出宫或离京,就会让太子监国,可见他当时是非常信任李承乾的。

一年后李渊驾崩,李世民又赋予了17岁的李承乾更多的权力和责任,并公开宣称太子本身“识性聪敏”,办起事来又“理务允谐”,已经可以挑起更重的担子了。

综上所述,李承乾不仅不愚蠢,还很聪慧,聪慧之人是不可能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来。

这事既然不是李承乾干得,那肯定是有人要陷害李承乾,因为这针对性太强了,明显就是要把太子打下万丈深渊。

想到此处,众人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李泰,因为如果李承乾被废,他李泰是最大的获利者,并且李泰和李承乾一直不对付,原因就是李泰对储君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ωωw.Bǐqυgétν.℃ǒM

李泰见大家的意味深长的望着自己,不由得火冒三丈,李泰转身死死的盯着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李恪。

本来这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顺利进行着,眼看就要成功在望,储君之位也唾手可得,没想到在这最后的紧要关头,因为李恪的一番话,这件事就要发生逆转,他很可能羊肉没吃到,还会惹得一身骚。

这让李泰如何不恨,如果眼神很够杀人,李恪不知道已经死了几百回了。

更让李泰心惊的是,不仅所以大臣都望着他,就连父皇都用审视的眼光望着他…

这一刻,李泰彻底慌了,人一慌,难免就会做错事说错话。

李泰急道:“三哥的意思是说大哥是被冤枉的吗?可是一切的证据都指向大哥啊,这如何解释?”

还如何解释?

栽赃的呗!

在场的众人,哪一位不是人精,如果之前他们只是怀疑这一切都是李泰在暗中捣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