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 安内必先攘外(3 / 4)

的府邸,熊猫眼的长孙无忌和李承乾正在窃窃私语。

“本王倒是小瞧了三弟,想不到他居然有如此文采。舅舅,三弟如此优秀,会不会对我谋夺太子之位造成威胁。”李承乾声音有些颤抖,李恪的崛起显然让他乱了方寸。

“高明,舅舅不是常常教导你遇事要冷静吗?你看你现在毛毛躁躁,那里还有一位皇家嫡长子该有的风度。”长孙无忌训斥道。

“多想舅舅教诲,确实是高明紧张过度,乱了方寸,主要还是我那三弟崛起得太过诡异…”李承乾变得云淡风轻,恢复了他往日的沉稳。

其实李承乾能够被立为太子,能够被李世民给予厚望,不单单只是因为李承乾有嫡长子的身份,还因为李承乾在各方面能力都不错。

根据《新唐书》记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年方八岁便能解决、处理一些平凡小事,很识大体。

稍长几岁,太宗出巡,都放心的让他监国,即代理国政,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非常喜欢他并信任他,从李承乾的名字中不难看出李世民一直将李承乾当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由此可见李世民对李承乾是如何的看重。

后来,因为长孙皇后的逝世,李世民又忙于朝政,对李承乾疏于管教,才导致李承乾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变得爱好玩乐。

李承乾害怕李世民的责怪,就隐藏自己的行迹。朝庭之上,说的都是忠孝之类的言辞。下朝后与一群年纪相仿的同龄人嬉戏娱乐。有老成持重的左右亲近之人加以劝谏,却引起了他的逆反心里。

这些老臣越是劝谏,他越是反感,偏和你反着来对着干。但李承乾能言善辩,提意见的人往往被他怼得哑口无言。如果没有辩论过,他便很快认错,但没过多久老毛病又再犯,典型的知错不改错。

这些大臣觉得太子顽劣,便对他更加严厉,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便对李承乾集体声讨,十来岁的年轻人,谁愿意被一群老学究整天围着,告诉你这样不能干,那样不能干,这件事应该这样干,那件事应该那样干。没有一点自由,做什么事情都受到束缚。

久而久之,李承乾变得极度反感这些大臣,坐在东宫如同身在监狱,做什么事情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李承乾感觉自己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巨大的压力压得李承乾喘不过气来,他一直都想挣脱掉这个牢笼。ωωw.Bǐqυ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