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叔,小侄抢你一个名臣不会生气吧?(3 / 4)

“他人死了,官位空悬,孙儿不得找个人顶他的缺啊?”

“倘若两眼一抹黑,叫一个误。国误民之徒上位,孙儿岂不是遭骂?”

咦?

对于理政,雄英上手上得挺快嘛!

什么?

选拔、调遣官吏之任免,乃是皇帝之权,雄英刚当太孙就干政,乃是大忌?

扯淡!

咱巴不得这娃子早点摸清政务,好禅位于他呢!x33

于是,对于朱寿的僭越,朱元璋非但不生气,脸上反而充满了老怀欣慰,笑呵呵地道:“好好好!”

“大孙出息了!”

“不枉刚才咱苦口婆心教你查缺补漏于后患之理!”

“至于赵茂才官缺的顶替之人,咱就交你来办了!”

朱寿顿时咧嘴一笑,道:“既是如此,那孙儿可就不客气了!”

而一个时辰之后,蒋瓛则是带着卷宗折返而归,双手恭谨奉上,道:“太孙殿下,此乃赵茂才之卷宗,望您过目!”

朱寿接过一看,顿时乐了:“通政司参知?”

“怪不得,敢跟本少爷作对……”

“闹了半天,赵茂才竟是出自这个衙门啊!”

通政司!

自末代宰相胡惟庸死后,洪武皇帝朱元璋面对如山般杂乱无章的奏章,逐渐力有不逮,终在洪武十年设立通政司!

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权!

此衙门,于洪武、永乐、宣统几朝权力甚大,位列九卿!

直到英宗一朝,朱祁镇九岁即位、三杨辅政,常朝流于形式之后,通政司的权柄才逐渐没落,到了明末,彻底成了一个无人问津之衙门!

而如今,洪武一朝的通政司,正是不亚于六部的实权衙门!

咦?

赵茂才的政敌,竟然是郑赐?

郑赐……

要是本少爷没记错,乃是永乐一朝的……

见朱寿陷入了沉思,朱元璋忙是问道:“咋样咋样?”

“寿儿!”

“可是想好顶替赵茂才官位之人了?”

朱寿回过神来,合上卷宗,也不卖关子,笑嘻嘻地道:“老头子!”

“照孙儿来看……”

“不如,命洪武十八年进士,如今的监察御史郑赐顶缺吧!”

“您老觉得如何?”

说罢,心里止不住涌起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