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俯首甘为孺子牛,太孙到底是谁?!(3 / 4)

逼宫兵谏于咱,改立朱允炆为储!”

“来人!”

“宣旨!”

话音刚落,一个太监打开一封圣旨,高声宣读:“黄子澄等一干罪臣,兵谏造反,乃天诛之罪也!”

“今陛下念太孙临朝,以开隆恩,发配罪臣之九族于辽东开荒万万世!”

“自今日之后,凡诛九族之罪,尽皆改为发配辽东开荒,以兴万民之政!”

“钦此!”

一下子,群臣瞬间炸开了锅!

啥?

兵谏?

全发配辽东开荒?

往后我巍巍大明朝,没诛九族这一酷刑了?

还有,黄子澄等人兵谏失败……

这么说来,太孙之位,定归于淮王朱允熥了?!

不、不对!

我等想这个干啥?

改诛九族为辽东开荒,这是把我读书人的脊梁打断啊!

下一刻,便有几个迂腐古板的臣子,迈步出列,壮足了胆子,高声说道:“陛下!”

“臣以为,黄子澄等祸国之徒犯上作乱,九族可杀,绝不可发配辽东开荒也!”

“不然的话,岂不是断读书人之脊梁?”

“是啊陛下!”

“天下文人气节不可丢、脊梁不可断,还望您三思,收回成命啊!”

“正所谓,一片冰心在玉壶!”

“陛下,朝廷绝不可叫天下读书人寒心呐!”

一时间,群臣之中,众多文臣叩首之声,不绝于耳。

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纵是死了,也是士农工商之一等一的读书人!

可去了辽东开荒算怎么回事?

摇身一变,成地里刨食的**民吗?!

朱元璋看着一个有一个臣子慷慨激昂的辩驳辽东开荒之政,脸上的表情如同一滩死水,掀不起半点波澜!

这就是万夫所指、为天下独夫之滋味吗?

还好,咱的大孙懂咱的治国之心!

咱朱元璋,道不孤也!

下一刻,他冷着一张脸,怒声暴喝:“一帮迂腐之辈,也敢毁我大明经略辽东之政?!”

“来人!”

“把太孙著下的警世之文打开,叫这帮混账睁大眼睛好好看一看!”

“遵旨!”

说罢,便有两个殿前亲军迈步上前,徐徐打开一张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