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苹果和菠萝(3 / 6)

设新的公司,都在心里感叹是苏宁对德国的回报。

在德国建立的新公司,苏宁的苏氏集团同样占据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并且所生产的电脑和手机依旧需要缴纳专利费。

并且苏氏索尼和德国众半导体公司建立了合作研究所,一起对电脑和手机进行继续开发和研究,专利技术一定程度的可以相互共用。

德国的工业基础非常的发达,等到他们得到了苏氏索尼的全部电脑和手机的技术,很快就生产出了德国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并且也在七零年投入了市场进行销售。

看到德国已经和苏氏集团有了合作,就代表德国和苏氏集团站在了一起,让一直想对苏氏集团下手的美国寡头们,也没了下手的胆量和借口。

等到他们自己的专家发现,研发之路已经被苏氏集团堵上了,只能要求换个新的研发之路,同样再次要求一大笔资金支持。

美国的寡头们当然不乐意再出一笔巨款,然后想到德国可以和苏氏集团合作,他们美国企业一样可以。

看到找上门求合作的美国企业,苏宁同样答应了他们,依旧是和德国企业一样的占股和专利费。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无奈,苏宁也不愿意放手这么巨大的利益,可是自己的身后没有强大的祖国保护自己,所谓的德国国籍在面对巨大的利益时,会显得非常的可笑。

当然苏宁也有想过把技术压在手里,等到内地改革开放了,然后回到内地建设工厂,可是这样一来,不光失去了技术上的先机,也失去了庞大的市场。

所以苏宁痛痛快快的扩散了技术,不光得到了源源不断的专利费,还能安稳的发展下去。

......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来到了1973年,苏宁的大儿子苏航也已经从美国上完大学回到了港岛。

苏宁并没有让苏航回到苏氏集团工作,而是尊重了苏航的要求,同意苏航进入港英**部门工作。

苏宁知道大儿子苏航志不在商,在他当年选择报考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苏宁就知道苏航想要进入政界。

想到以自己现在在商业上的地位,再加上苏航的学识,在港英**好好工作,等到九七年的时候,真的可以让苏航争一争特首的位子。

苏氏集团经过近五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巨头企业,当初虽然让出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获得了进入其他重要企业的入门券。

五年来苏氏集团投资了很多的外国高科技企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