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八零 局势大变(2 / 4)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1651 字 4个月前

切都不是问题。

魏无羡下令让尚未渡河作战的殿前军第八军守住渡口,接应己方袍泽回归的同时阻止反抗军追击,但这注定不会是一个能够实现的军令,眼见大势已去的第八军毫无战心。

他们抵抗了,但没撑多久,因为顶不住反抗军的冲击,大量战士自发从战场上撤离、逃遁。即便第八军军中王室子弟众多,也根本做不到约束将士,只能被裹挟着败走。

反抗军遂畅通无阻的大举渡河。

至此,秦军在蒲津关的战斗宣告彻底失败,他们不仅没能攻入河东,还被反抗军攻入了河西。随着东岸的秦军相继投降,反抗军连绵不绝地渡过黄河,大晋与秦国的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

“撤,速撤,以最快的速度从潼关撤回关中!”这是魏无羡在离开战场之前,向蒋飞燕下达的最新命令。

蒲津关跟潼关一北一南,二者直线距离不过五六十里,反抗军杀过了蒲津渡,面前又没有能阻止、牵制他们的大规模秦军,潼关的部队便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好在蒲津渡跟潼关之间有渭水阻隔,能够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否则潼关的秦军连回撤的余地都没有。

面色灰败如丧考妣的蒋飞燕根本不敢耽搁,连忙飞去潼关指挥秦军撤离,她现在就希望反抗军走得慢些,千万不要挡在她的回军之路上,否则什么都完了。

半日前还志得意满想着攻占赵晋全境的秦国高级将领们,没想到美梦会在顷刻间轰然破碎,当他们从蒲津渡慌忙飞走时,心里想的已经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回到华阴总指挥部,魏无羡下达了指挥部火速西撤的命令。

当然,他自己并未马不停蹄回长安,只要赵宁不想杀他,以他的修为随时都能带着王极境高手们赶回去。

在作战室,魏无羡召开了在华阴的最后一次紧急军议,与会者只有跟着他从蒲津渡撤回的王极境修行者们。

“从蒲津渡到长安是一马平川,中间根本没有险要之地可以抵挡反抗军的装甲部队,如果对方勇猛直进很快就能兵临长安城下,届时整个关中都会处在对方的兵锋下!”

说这话的是满头冷汗的孙康。

虽说攻入东岸的秦军绝大部分都没能逃回来,但他这个领兵将领却不至于身陷囹圄,不过这会儿他没有半分劫后余生的庆幸,有的只是无法压抑的惊恐与绝望。

他很清楚晋军大举攻入河西、逼近关中意味着什么。

“可恨!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