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一六 思辨(下)(2 / 4)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1669 字 2022-11-16

计。”

大计推行,自然不可贸然为之,需要诸多准备。这其中最重要的依然是人,是一批符合大计需要,愿意为大计而战的人。

反抗军力量不弱,但禁军、河东军还没进行转变,而大计仅有军队远远不够,赵宁不可能一条腿走路,必须要抢先把文官班底搭建起来。

眼下朝廷的官吏队伍,无论世家官员还是寒门官员,背后都是既得利益者,有自己的立场身份和代表的利益群体。

他们不符合赵宁推行大计的需要,而且必然成为大计施行的阻碍,所以绝大部分是要被淘汰的!

既然这些人会被淘汰,那么为了国政稳定,朝廷能继续做事,就需要有人填补这些被淘汰者的空缺,保证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

去年秋收、今年春耕,这两件皇朝大事很是能锻炼人,也能给人提供掌握朝政情况、熟悉州县政事的绝佳机会。

赵宁从反抗军、一品楼、长河船行,乃至赵氏族人与河东军中抽调的,拥有成为文官资质的一批人,都在这两件大事中获益匪浅。

基础打下了,大计方能开展。

今天跟在赵宁身后的这群人,只是这批人的代表而已。

“有反抗军,有文官队伍,可以让大计在河北、河东实施起来,但殿下应该明白,光有这两点远远不够,这两者甚至都不是大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黄远岱深谋远虑,声音低沉,“真正决定大计成败的因素,其实在这两者之外,那是大计的真正基石,甚至也是这两者的骨骼精血。”

赵宁微微颔首。他当然知道黄远岱指代的是什么。

号令反抗军,号令这批文官队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这只是暂时统一行动而已。以他反抗军大将军的身份,以大晋皇朝的正统地位,不可能做不到。

但能一时做到,不代表能永远做到,更不代表能够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各样复杂莫测的强大挑战,稳定坚定、发展壮大的走下去。

在统一行动之上,更重要的,是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这东西,说简单很简答——只要有共同利益,轻而易举就能统一思想共同奋战,就像乾符十八年八月初一,大家在含元殿向宋治开战一样。

但说难也极难,因为这不是一时需要,而是要十年、百年、千年的坚持下去的!那么短暂的共同利益,就实在是不值一提。

且不说世家寒门,就单说反抗军,今**们是反抗军,明**们还是反抗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