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四九 全线出击(2 / 4)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1661 字 4个月前

他们虽然被前者冲溃,伤亡及大,但因为第十师、十二师急于赶往溧水河谷,故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分割包围、全面聚歼。

逃走的第一师、第二师战士加起来有几千人。

三个军的近卫军,十五万上下的兵力,最后撤出战场的拢共也就两万左右。

反抗军以七个师击败近卫军三个军,这是彻头彻尾的大胜,经此一役,天元帝国的精锐损失太半,除了跑掉的两万人,近卫军就只剩下东面山海关战场的一个军。

十五万反抗军为了快速战胜二十五万天元大军,一举奠定对天元帝国战争的绝对胜势,自身同样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溧水河谷战斗结束时,十三师一万五千多将士就剩了两千余人还在战场上奋战,师长冯牛儿没于阵中。如此惨烈的战果,是反抗军自组建以来第一次遇到。

支援了部分战士帮助十三师作战的十四师,亦是元气大损,伤亡过半。

赵宁发布命令:十三师、十四师进入休整期,努力救治伤员降低死亡率。

除了十三师、十四师,其它部队伤亡不大,都在合理范围内,其中第八师、第九师因为是最后加入战场,损失最小。

赵宁没有让他们闲着,在其它部队打扫战场的时候,令第八师、第九师连夜西进,配合第七师、十一师分割聚歼彼处两个军的戍卫军。

溧水河谷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萧燕曾令戍卫军向东增援。

她的命令颇为详细:其一,入夜之后,戍卫军留下两个师断后,阻止十一师;

其二,以一个师的兵力率先向东直线行动,吸引第七师注意力,另外三个师则趁机稍微向北迂回,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溧水河谷。倘若路上遇到阻击,则留下部分兵力断后,大队人马继续赶路。

萧燕的安排不可谓不合理,但戍卫军最终却没能以一个军的兵力及时赶到溧水河谷。

原因很简单:

第七师在赵宁的安排下半路设伏时,并不是全师一起行动,而是以旅、团为单位,在东、西战场之间广撒网,层层阻击,全面拖住了戍卫军不说,还给予了他们有力打击。

看似简单的胜利,是赵宁与萧燕战术博弈的结果。

对戍卫军的安排,萧燕其实有很多选择。首先,她可以集中十万戍卫军猛攻十一师,力求歼灭他们;其次,她可以让戍卫军留下断后部队后撤离战场,不往东面增援而是北撤,保留有生力量。

再次,萧燕可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