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天差地别(3 / 3)

赛点 磨砚少年 1215 字 2023-04-27

可是,遭遇高文,却是一记当头棒喝,卢布列夫好好地上了一堂职业训练课。

首先,高文的双手反拍出色,不仅耐打,而且还具备面对持续压迫困境之下的变线能力。

其次,高文的节奏、布局、击球变化丰富,他十分擅长让力量型球员不舒服,处于一个难以发力的位置,也就是说,他可以让卢布列夫的暴力正手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持续处于一个需要调整的位置。

最后,高文对时机的把握、对气势的拿捏、对比赛的阅读,足够老练也足够成熟,关键分表现出色。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客观事实也不能忽略,特别是对卢布列夫来说,影响直接:

比赛环境。

什么意思?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关键词,场地和用球。???..coM

当然,大风、温度、湿度、阳光等等的影响也都客观存在,但在此之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值得重视。

其一,场地。

印第安维尔斯是慢速硬地,迈阿密……也是慢速硬地。关键就在于,迈阿密的球场素材和印第安维尔斯不同,整个球速、弹跳、旋转和质感有着明显不同。

客观来说,迈阿密介于快速硬地和慢速硬地之间,整个球速会稍稍快一些、弹跳高度也会稍稍低一些,击球感觉都会更加沉重一些,能够释放出更多力量。

其二,用球。

此前就提起过,北美各大赛事全部都适用海德旗下的佩恩品牌用球,NCAA赛事基本全部都不例外,这也是高文最为熟悉的一种比赛用球。

印第安维尔斯就是使用佩恩。

曾经迈阿密也是如此,但IMG集团接手之后,赛事更换比赛用球赞助商,改用邓洛普,情况就不一样了。

整体来说,佩恩是“蓝领”,全面均衡,没有短板也没有强项;邓洛普是“硬茬”,其实它的特点也不明显,但内胆出色,特别耐打,所以在红土场地特别受欢迎,整体来说,新球和旧球的击球手感差别明显。

可以肯定的是,佩恩和邓洛普的击球感觉,天差地别。

这些,全部都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干扰”着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