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晕头转向(3 / 3)

赛点 磨砚少年 1198 字 6个月前

高文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策略奏效了,因为瓦林卡开始出现失误,这也意味着超神状态的火热手感慢慢消退——

即使这一局无法破发也没有关系,只要高文延续策略,进入抢七局或者第三盘,他就能够占据上风。

这也使得高文的心态保持放松。

在第二个破发点上,高文再次展现出自己的魄力。

二区。

瓦林卡偷袭外角,并且这次,准确逮住了高文,迫使高文勉强推挡了一拍,优势马上就建立了起来。

瓦林卡毫不犹豫地完成进攻衔接,一拍正手斜线,直接下杀手,瞄准高文的反手位锤击。

高文的脚步调整确实没有能够跟上,反手位的挥拍空间严重不足,但高文也不慌乱——

反正,总是可以切削的。

事实上,高文也确实选择了切削,但这次,却不是下旋,而是上旋。

也就是挑高球。

瓦林卡:???

O2球场:???

这,到底是什么策略?

全场观众全部陷入错愕,就连解说席里也是一片瞠目结舌,完全看不懂高文的击球选择。

被动归被动,但也不知道被动到必须起高球的程度,高文为什么不选择切削下旋呢,此前效果不是不错吗?

高文的脑袋瓜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网球,高高上扬起来,在全场问号漫溢的视线里,跨越球场,沿着斜线,朝着瓦林卡反手底线深区飞行。

瓦林卡也看不懂高文的战术意图,但对他来说,挑高球也就意味着有足够时间思考,他可以慢慢调整;遗憾的是,一拍接着一拍急风骤雨般的连续进攻被迫放慢节奏。

不过,瓦林卡并不介意。

连续小碎步调整,瓦林卡早早到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网球,反手已经做好准备。

等等——

不会吧?

高文的挑高球带着强烈上旋,并且准确无误地压在死角之上,这也意味着瓦林卡必须后退让开空间才能够寻找到击球点,而且单手反拍在肩膀斜上方的位置击球着实难以发力,所以,这才是高文的计划?

利用底线高球限制住瓦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