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奋起直追(3 / 4)

赛点 磨砚少年 1253 字 6个月前

德约科维奇发球了。

二区。

内角。

高文第一时间启动,正手迎前,却发现德约科维奇的发球非常轻也非常平,没有力量没有旋转什么都没有,不仅仅是减力而已,明摆着就要高文发动进攻——

波动。

德约科维奇算计的,就是高文的心理波动。

平时,高文的正手主动发力进攻就不太稳定,所以正手经常成为对手的突破口;而赛点出现的时刻,难免波动,要么太激动要么太冷静,要么太紧张要么太亢奋,总而言之,出手的感觉都不太一样。

德约科维奇抓的就是这一点点偏差,不仅大胆,而且冷静,这才是世界第一的风范。

高文,出手确实稍稍紧了一些,因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着急,但这样的想法反而导致出手力量不足,偏软;再加上德约科维奇的发球没有办法借力,于是高文的正手推中路就有些推不动。

网球,越过球网对面的发球区就有些飞不动。

德约科维奇也没有着急,脚步来到底线上,双手反拍起拍,没有抢上升点,就是扎实稳重的一拍斜线。

砰!

整个衔接,中规中矩,反而有意识地将力量、速度、节奏放慢些许,回避高文肾上腺素爆发的急切。

高文连续横向跨步,双手反拍也扎实地顶了一拍回去,面对这样没有棱角没有锋芒的击球,自己试图发力推深,利用线路和落点挤压德约科维奇形成威胁,但击球才刚刚出手,就看到德约科维奇的上步。

上网。

而且,不是随球上网,而是故意等了一拍,等待高文出手之后的上网,和费德勒的“SABR”有些相似。

非常突然也非常意外。

但德约科维奇并不冒险,双手反拍迎前,这时才抢了一个上升点,一慢一快的结合,制造出一个时间差。

前脚,高文才朝着正手位移动试图补防。

后脚,德约科维奇的双手反拍斜线就已经钻入空档。

算无遗策,技高一筹。

小心谋划,大胆执行。

赛点上,德约科维奇展现出的冷静和睿智,重现世界第一的风采——

高文,没有机会。

“6:6”。

一个赛点来了,还没有来得及眨眼,一个赛点就消失了。

全然没有此前多回合的拉锯,反而显得特别简单,和高文的ACE一样,德约科维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