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将欲行(2 / 5)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1896 字 2023-04-12

刁民不知天高地厚的挑衅军队,无异于自掘坟墓、自我毁灭,落下世代为奴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任何人去同情。

正是强硬驱赶和及时的安抚,终于使灾民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一家家、一族族都乖乖的服从官府引导,前往三个灾民安置点居住。

灾民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灾民对四坊造成的破坏,令东西二市东主担心利益受损,二市店铺一律关门歇业,不仅如此,甚至京城各坊的店铺也都关了门。京城的危机也从灾民危机转化到粮价危机,粮价也从正常的三十钱步步推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京中粮商囤积居奇,等待时机再以高价出售。

到了第二天,粮价暴涨到了斗米百钱的夸张地步,这绝对是一个会令京城百姓大骚乱、大恐慌的价格。

节节攀升的粮价所蕴含的危机,在某些时候甚至会超过灾民危机,对于这一点,各级官府都有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京城并不缺粮。但是百姓人人云亦云之下,盲从大众的大量采购囤积,而设在东西二市的常平仓存储能力有限,当官方以平价把常平仓卖光之后,需要从太仓、广通仓运粮补充,排队等候的百姓见常平仓无粮可信,本能的以为官府也没有余粮,恐慌之下纷纷去私家粮铺采购高价粮,促使粮价进一步提升。

这种事情,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都难以避免,不过那时候更多是盐价,由于人们民智开化,且又有囤积居奇罪约束不法奸商,只要官府通过各种便捷渠道发出公告,受影响的区域和人群都不大。

而在大隋王朝,这种粮价暴涨的影响大得惊人,所以在这种民智未启、听风就是雨的年代,更加考验官府的公信力。好在公信力这种无形却异常重要的东西,杨坚不缺、大隋官府也不缺,当朝廷宣布从广通仓调三百万石粮食进京平抑粮价时,几乎失控的局势立即咔然而止,上午刚刚涨到一百二十钱的粮价迅速回落,各个坊门陆续开放,大兴百姓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而这时,各个粮铺的麻烦才刚刚开始,虽然朝廷没有去找他们麻烦,但是上当受骗、买了高价粮的百姓却不干了,纷纷跑去退货,又是一阵鸡飞狗跳,留下一地鸡毛。

。。。。。。。。

中午刚过不久,从安置点巡视回来的杨集进入了戒备森严的延兴门,马车行进度异常缓慢,三个门挤满了争相出城赈灾的车队,有官方的、有王公大臣的、有民间富户的……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