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钱澄之带小妾回家(3 / 5)

些长辈们,同不同意加入集体庄园?还是坚决的抵制跟反对?毕竟我们的家族,都是书香世家,遵行的是儒门道统跟宗族礼法,一旦加入集体庄园,这些传统都得抛弃,必须按许家庄的那套来,你说长辈们会不会不愿意,导致我拿了这个指标也白费?”

钱澄之有些担心的问道。

“不会的,我觉得不会。”

孙临想了想道:“我发现这两年的风气已经变了,就以江南士绅创办的《江南时报》为例,刚开始全是批判攻击许家庄的文章,但后面越来越少了,认可许家庄的文章却越来越多,就连排版都换成了简体,白话文文章越来越多,逐渐的向《东方时报》靠拢,甚至‘儒家要向许家学习’‘儒学要跟许学合并’的观点,这两年都越来越多,乃至成了主流。”

“最近许家庄要扩庄的风声,放了出去之后,我就在《江南时报》上看到十几篇的文章,都主张江南士绅,应当放弃土地,加入集体庄园,或者干脆整个江南地区,都合并到许家庄中,这利大于弊,一定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好处极大,坏处极少,是投奔光明,走出落后黑暗的正确之举。”

….“什么投奔光明、走出黑暗,分明是看到有利可图罢了!”

钱澄之摇头讽笑道:“这些江南地主士绅,实在是太精明了,搁在四五年前,许家庄扩张,要收他们土地的时候,他们有能量组织二十万的大军,跟许家庄拼命死磕!现在这么识时务,只是想蹭许家庄的福利与好处罢了。”

要知道如今许家庄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300银元之多,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可较容易的达到1000银元。

且子女读书免费。

享受较廉价的医疗服务。

许家庄内的物价也较为稳定低廉。

还有其他各方面的福利与保障。

一个普通家庭的总体生活品质,不会低于外面的年收入2000银元。

又以一个拥有五千亩良田的地主家庭为例。

这种地主绝对算超级大户,在地主之中,能拥有这么多土地的,比例不会超过1%,是毫无疑问的大富大贵。

但如今粮价偏低,保持稳定,一亩良田能带来的净收益,不会超过2银元(主要是会用到大量人工,粮食产量也不高)。

就以2银元算,合计收入不过银元而已。

但这样的地主家庭,家中妻妾子女,加上仆人丫鬟家丁,30人是最少最保守的数字,用这么多人平均一下,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