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工业与教育的意义(3 / 5)

、红薯、玉米,加工成干粉条、玉米粉等。多余的黄豆黑豆,也在经过加工后,变成豆干、豆皮、腐竹、酱油,以及辣条等零食,各种粮食经过深加工,不仅保存期延长了,味道也很不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方以智心里一动,他觉得罐头厂非常不错。

因为大明许多地方的百姓,虽说正在遭遇天灾人祸,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但不代表大明就缺乏食物,不会遇到食物过剩的问题。

比如因交通不变,生活在山区的一些百姓,在秋天有漫山遍野的野果,各类在山里获得的猎物、山货,有时根本就吃不完,又没有好的保存手段,时间长了就放坏,造成大量浪费不说,也不能带来经济效益。

又比如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他们从海边捡的海鲜,从海里捕捞到的鱼虾,在上了岸脱离海水的情况下,仅过几小时就会腐坏变臭,根本不能吃,故而生活在海边的渔民,没几个能靠卖鱼致富,大多是赤贫状态。

若是能解决海鲜鱼虾的长期保存问题,用罐头密封,再大量的卖到缺粮的地方,岂不是能拯救非常多饥饿的百姓?

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海里的鱼是无穷无尽的,哪怕只捕捞到极少的一部分,也不知能养活多少的人。

想到此。

方以智心动了,产生了从许家庄引进设备,也开办一家罐头厂的想法,不为赚钱,只想尽可能的帮助饥民。

“密之贤弟,开一座罐头厂,救不了多少人,就算开十座百座,增加了食物供应,也救不了多少人,那些底层贫苦百姓,大多身无分文,根本没有买罐头的钱,况且救急不救穷,那些饥民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任何保障,你能帮他们一时,却帮不了他们一世,得在源头上解决他们的问题才行。”

许远摇摇头,不置可否的道。

“那如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方以智问。

“简单,要么给他们分一块足够养活一家人的土地,朝廷税赋要定在可承担范围内;要么加入许家庄这类的集体庄园,每月都有能养活一家人的稳定收入,用集体劳动、抱团合作的方式,对抗天灾的破坏,拒绝**胥吏的敲骨吸髓,并全部学习文化知识,避免受到宗族士绅的控制和蒙骗。再掌握最先进高效的工业生产力,当其占据拥有绝大部分的资源时,我相信,他们不仅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还能翻身做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压迫不了他们。”

许远讲了自己的观点。

方以智听的似懂非懂,又感觉严重超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