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纵论时势(3 / 4)

做什么?

刘备回忆楚南这几年行为,突然生出一股难言的无力感。

楚南在巡视天下,在解决各地纠纷,在修养民生,在训练兵马,在发展经济,反正没有一样有飘的迹象,依旧那般稳健,稳得旁人都替他心急。

“他在按照自己计划一步步实现自己心中的天下,并未着急一统天下。”诸葛亮叹道:“非是亮不愿助使君,只是以此人之行事风格,待他南下之日,恐怕便是做好万全准备之时,实难看出破绽,亮是否助使君,并无意义。”….刘备沉默片刻后,看着诸葛亮道:“先生,天下事,总有破局,就如当日楚南屠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又有几人会想到他能走到今日?如今便是大势所趋,备也想一试。”

“那便与使君说说第三点,粮!”诸葛亮看着刘备,无奈道。

刘备怔了怔,不解的看着诸葛亮。

“粮草,便是胜负的关键,在下甚至能够猜到楚南会如何攻伐,只要荆州占优立足之地,以楚南性格,必不会再攻,而回稳守,与敌军消耗,这个时候,比拼的便不是兵马雄壮,而是钱粮!”

诸葛亮看着众人道:“这也是楚南最大之优势,诸位当清楚,楚南是薄税之策,因此颇得百姓拥护爱戴,但诸位也该知晓,楚南治下,这数年来不但年年丰收,而且经楚南以神通改良,中原五谷能年收四季、每季所收之粮草,比之荆州粮草都要多,甚至多出一倍。”

“亮也不信此事,是以曾亲自游历中原,然所见确如传闻,甚至犹有过之。”

说到这里,诸葛亮看着刘备和关羽道:“两位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应该知晓亮说此事为何意。”

刘备和关羽默默点头,这一点他们自然知道。

“所以只要楚南以此法来攻,无需太久,最多两年,荆州也好,江东也罢,便再难与之抗衡。”诸葛亮叹道:“而就算大败楚南一场,也难损其根基,于荆州江东而言,只是得片刻喘息之机,大势不改,除非使君能让楚南连败三次,或有希望。”ωωw.

这三次,可不是小胜,而是类似楚南和袁绍决战那种大胜。

刘备和关羽无言,他们与楚南有国仇家恨,恨楚南入骨,却也知晓楚南并非易于之辈,其用兵、用人都颇为厉害,数次大战,未逢一败,想要败楚南一次都已不易,更何况连败三次,几乎不可能。

诸葛亮说完这些,便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喝着水,任两人消化。

良久,刘备叹息一声,已知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