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农业现代化第二弹(3 / 4)

这样的,我有几个疑问杜勒斯部长能否替我解答一下!”热罗姆.波拿巴向让.杜勒斯询问农业扶持与改革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储存与销售,地方环节应当如何把控。

让.杜勒斯一一为热罗姆.波拿巴解答,从让.杜勒斯的解答之后,热罗姆.波拿巴明显感受到了让.杜勒斯还是受到一些书生意气的影响。

不过,大体上来说解决方案还算不错,在让.杜勒斯的方案之中,铁路成为了最为关键的运输工具,他希望新任铁道部部长巴罗什能够尽快修建中部与西部地区的铁路。

刚刚接受铁道部还不熟悉的巴罗什只能微笑着表示自己会尽可能的考虑。

整场会议成为了让.杜勒斯一个人的独角戏,让.杜勒斯发言完毕之后,热罗姆.波拿巴环顾四周再一次询问他们还

筆趣庫有没有其他的事。

在得到一片沉默之后,热罗姆.波拿巴当即表示让.杜勒斯的方案可以进行下一步流程。

5月22日,让.杜勒斯方案提交参政院进行审查与修改,在热罗姆.波拿巴的命令下参政院全部同意。

5月23日,方案来到了立法团,只剩下波拿巴派的立法团同样也统一了这个方案,并且特别在为方案批准了1亿5000万法郎的资金。

当然,资金并不是一次性发放,而是分阶段发放。

这也是热罗姆.波拿巴的意思,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农商部的官僚急功近利,使得一件本来利国利民的事情变成了害民的举动。

还有就是,执政并不希望法兰西出现明末的局面,资金出了巴黎被刮一边,到达大区又被刮了一遍,在到省、市进行又要瓜分一下层层瓜分下去能够真正落实到下面的还能剩下2成就算不错了。

每一阶段的资金都是经过严格审核,并且通过农业信贷银行进行发放。

从某种角度来说,银行家的节操要比一部分官僚的节操要好上一些。

农业扶持与改革方案在立法团获得审批之后,由“第二院”向法兰西地方进行传讯。

接到巴黎指令的各省在咒骂巴黎官僚没事找事的同时,只能听从巴黎的命令行事,督促各地建立农业合作社、创办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省府在大学开设农业班,市级别的部门在原有中级学校的基础上,创立高职院校。)

一所所“高校”宛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为了满足“农校”的师资问题,地方**不得不讲一部分因“法卢法”开除的老师塞入了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