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北之差(2 / 5)

纵观大明自永乐迁都至今,已逾二百年矣。

南强北弱之局,始终无解。

京师的供给还是要靠着千百年前隋炀帝开往的那条古老运河才能勉强维持运转。

这种的结构在朱常洛看来是十分不健康的。

时间越久,就越会让南方轻视北方。

长此以往,南北对立甚巨,就会导致泼天祸事!

而这场祸事在原来的历史时空里也确实上演过。

崇祯北吊煤山之后,按道理讲南京作为大明两京之一,也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朝廷班底存在,也应该是可以撑得住局面,最不济也能撑个百十年的南北对峙之势。

但是,南明小朝廷却没撑住,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里,就被满清消灭殆尽。

当然,这除了南明自身内乱不休之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北人贫苦,当他们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异族骑兵杀来之时,他们也就选择了躺平。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天下谁当家都一样,只要他们还能活下去,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满清的军队越打越多,南明的地盘越打越小。

其根本原因就是南北差异过甚,且上对下施恩不足,底层百姓只会本能的敬畏强权,而没有那种亡国灭种挺身而出的高尚觉悟。

所以,南明在摧枯拉朽中灭亡,也是历史必然。

看着旌旗蔽日的天津卫大沽口码头,朱常洛收回了他飘然的思绪。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要在经济发展上重新把南北之差拉回来。

陈振龙又要出发了。

这次他出发的使命和目的又不一样了。

在国债银票发行的时候,利玛窦和徐光启就来了西山皇庄找朱常洛。

当徐光启见到朱常洛之后,他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原来那位气质不凡的朱正寿就是当今皇太子殿下!

朱常洛平易近人的接待了徐光启和利玛窦。

在和徐光启和利玛窦的交流中,朱常洛也向徐光启展示了西山皇庄现在的科技成就。

对数学和科学技术本身就感兴趣的徐光启一下子就被朱常洛给吸引住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明年要考科举,他恨不得立刻就要投入到朱常洛和西山工院或者西山物理院做研究员了。

而利玛窦也被眼前的一切震撼到了,他真的没想到在古老的东方竟然还有一位如此特别的皇太子,他竟然如此的看重科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