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清流们的梦想(1 / 3)

“叔时兄,大喜啊!”

叔时是顾宪成的字。

赵南星风风火火的到了吏部,他直接找到了正在坐班的顾宪成,急不可耐的拿着今日的邸报,跟顾宪成分享今天的大新闻。

顾宪成看着赵南星过来,他也没有起身迎接,反而还在不紧不慢的整理着自己的工作。

顾宪成现在是吏部文选司郎中,一个五正品京官。

赵南星比他稍微低了一级,是吏部的文选员外郎。

两人具在吏部任职,也是志同道合的道友,很多**理念,两人是很相似的。不过,这两人的境遇是大不相同的。

顾宪成这辈子的最大的官也就做到他现在的职务,后来因为自己一身正气,受不了朝廷的污浊之气,就愤然辞官回到老家无锡重建了赫赫大名的东林书院。

而赵南星则比他的仕途顺畅多了,赵南星虽然为官之路也很坎坷,但是,他最后还是做到了吏部尚书的高位。而赵南星之所以和比顾宪成的成就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赵南星比顾宪成能活。

不过,活的短,并不代表成就就低。

顾宪成最大的成就,并不是重建了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党原创发起人。而是他的“思想”。

顾宪成的思想是很“先进”,他在东林讲学的时候,有过关于限制皇权的思想言论,他认为国家大事不应只由皇帝专权,应经过内阁和六部判断,并听从士绅与读书人的舆论,以求做到所谓的“天下之公”。

虽然,顾宪成的思想是先进的,但是局限性也很大,他把这個天下的民只圈定在了士绅阶级和读书人这个传统的特权阶级。

所以,无论他的思想再怎么好,最后还是一份为自身阶级争取利益的学说,于国不益。国家要想正常运营,除了民主和法治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赋税作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支撑。

而士大夫阶层在封建王朝时代中,他们是忧国忧民,但是他们改变不了自身就是特权阶级的本质。他们享受着朝廷给予的高人一等的待遇,他们可以见官不拜。也享受着朝廷给予的赋税豁免,他们还不用交税。

这时候让他们空谈民主,限制君权,去实现他们这个本身就是特权阶级的平等。其危险性,足称毁灭!

但是他的这个思想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只要再升华一下,那就是现代民主思想了。

所以,他的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后来明末清初时的大思想家黄宗羲。

而他的这个思想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