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可怜天下父母心(3 / 6)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2159 字 2022-12-24

丝毫影响。

那封奏疏后来传到了赵祯手里。

小皇帝仔细研究了一晚上后,派许茂则抄录后送去了秦家,并在其上附带了一句‘庞籍眼光独到,可为良臣’。

这是提醒秦为莫要杀红了眼,误把良臣牵连了。

到底是一封什么样的奏疏,能让帝后在大战之后非但不清算,反而大肆褒奖。

可当秦为仔细研读后那封奏疏后,他唯有苦笑。

庞籍在奏疏上说,大宋之祸在于内患,权贵势大威胁超纲,可却不能下手太重,以免引发党争之祸。

初看这封奏疏时,秦为讥笑庞籍这是在婉转为张士逊等人求情。

可后面,庞籍却历数了以工代赈的诸多好处,并且注明了许多细节应该如何处理,地方上遇到阻碍后,又应当如何安置。

很详细,连秦为这个提议者都没有想到这般程度。

这也是为何以工代赈施行一年之久,那些权贵却找不到任何理由反对。

以至于他们还要靠天狗食月这种滑稽的理由,去逼迫赵祯收回成命。

可以说这一仗之所以能赢,庞籍的那封奏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秦为并不讨厌庞籍,反而他认为,大宋就该有几个像庞籍这样的官员,不仅能做到耿正不阿,还能不偏不倚,一心只为了家国着想。

“令郎的脾性太过偏激,这不是好事儿……”

他并没有直接拒绝庞籍,只是点出了庞世英身上的一些缺陷。

这娃儿聪明是肯定的,可偏偏他又太聪明了。

这样的人想法太过自我,根本不懂一点儿为人处世。

他可以教授给庞世英学识,可在这之前,他要先把这娃身上的劣性给磨平了,否则今后必成隐患。

庞籍苦笑着点头:“小儿就是太孤傲了些。”

只是孤傲吗?

当日在国子监门前,庞世英那目空一切的眼神,他现在还记得。

这样的人若日后做了官,他将不会被任何党派所接受。

秦为叹息一声:“庞府尹也是为官多年,须知一旦令郎入了仕途,那这份孤傲就会要了他的命。”

庞籍知道秦为这话皆是良言,所以沉默了少许,便拱手准备离开。

他知道,自家儿子怕是拜不成这个师了。

“国子监有入学试题,想来以令郎的水平,入学应当不难……”

走出几步后,秦为回头叫住了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