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九章:你杀过人吗?(4 / 4)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1634 字 2022-12-24

的胆气。

只有秦为这个天子近臣,又颇具权势的,才能在铸了京观后,还能若无其事的站在这儿。

辽人相比大宋来说文化欠缺了不止一筹。

所以京观,大抵就是尸骸筑成的建筑!

这是他对京观的理解。

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他只是幻想了一下,然后不禁打个寒颤。

辽人武勇的骄傲渐渐消失。

耶律广军作为使者,他在辽国的地位不算低。

尤其是经过秦为的包装后,他回国后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还升了一级。

原因是他带回了宋人最新研制的弓弩!

这可是宋国的军事机密啊!

这对辽国来说自然是头等大事儿,别说输了一次比武,就是死了一个将军和学者,在辽国看来这事儿也是赚的。

可等他们真正拿到了弓弩后,却又犯了难。

怎么仿制?

辽国资源没有大宋优渥,可打造一个弓弩应该不算难事吧?

可偏偏那弓弩的制作方式十分复杂,其中零件更是多不胜数,光是拆了组装就费了辽国工匠半个月的时间。

然后工匠们一致得出结论,没法仿制!

或者说,仿制的代价太大了。

他们没有宋国那种记录精密的图纸做为参照,就只能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制造,可等零件有了,怎么组装又是个难题。

甚至就连知晓内情的耶律广军都忍不住叹气。

这秦为到底是什么妖孽,他是怎么制造出那种精密零件的。

更可怕的是,这些零件大小、质量都是一致的,只要是同样的弓弩,就可虽是拆卸到任何一支弓弩上使用。

更离谱的就是那个弹簧!

辽国人研究了半年也没弄明白这东西的制作方式。

他当然想不明白。

秦为为了制造新式弓弩,光炼铁的作坊就弄了不下二十个,又花大价钱从河西弄来了焦煤。

这东西现在用的人不多,可运费却不便宜。

一支弓弩从锻造零件开始,再到组装使用,几十道工序缺一不可。

这就是赵祯先前一直没有将新式弓弩投入量产的原因,代价太大了……富裕的大宋也承受不起这种消耗。

辽国只弄到了成品,并没有解题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