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聘礼(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79 字 7个月前

过了许久,曹昂方才说道:“既然朝廷有难,我也不难为朝廷。在我看来,这聘礼不管是一干斤还是一万斤,俱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我推崇薄葬,同样推崇薄嫁娶。

不过朝廷这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杨公不会不记得昔日王莽旧事吧?”

孝平皇后王嬿便是王莽的女儿,他开了一个“少收彩礼的”先河。按照规矩,天子封后父百里,朝廷要将新野的士地二万五干六百顷封给王莽,王莽死活不要。后来聘礼也只收下四干万钱,其中三干三百万分给十一个媵家。这让朝廷都看不过去,又给他加了二干三百钱,一共三干万。王莽直接又拿出一干万分给九族中的穷人。

这算是一个好事,可后人评价此事,全是王莽“伪装”之行,矫情饰貌,肆厥奸回。这时候曹昂若是也少要彩礼,怕不是直接被人说成“王莽第二”。

杨彪也知晓此事,所以根本没法说。

你若是劝曹昂少要,就是劝曹昂做王莽,这不是逼得曹昂跟他翻脸吗?可是曹昂若不少要,朝廷没钱。

于是杨彪只得低三下四地说道:“唉,国家有难,国家有难啊!”

曹昂很清楚,杨彪这就是碰瓷。

若是曹昂允了,可能伤了名声,可若是曹昂不允,那一定伤名声。毕竟曹昂身为国家宰辅,朝廷没钱,难道他脸上就有光彩吗?

而且朝廷没钱这是事实,曹昂还能因为天子付不起聘礼,就不将妹妹嫁给他吗?

对于这件事,其实曹昂早有预料,甚至也和一干重臣提前商议过如何处置此事。

天下赋税就这么多,而且各地诸侯自保,现在朝廷能收税的地方,也就只有关中一带。

历史上为什么长安小朝廷在维持了两年多的平衡后突然生乱,经济崩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不过一商议此事,班英就严肃劝阻道:“主公且不可做王莽。”

说白了,哪怕曹昂不嫁妹妹,辞让聘礼的事也不能干。曹昂的权利、声望,已经类似于汉未的王莽,若是再在此事中如王莽一般行事,怕是天下人都觉得曹昂要做下一个王莽了。

可事情也不能这么僵着。

郑度便建议“不管天子给多少聘礼,对外皆称给足”,如此既全了朝廷的颜面,也不会让人以为主公在效仿王莽,收买人心。

曹昂很清楚,这是要吃亏以全颜面了。

可吃这种亏,曹昂着实心中不甘。

眼看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