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曹昂的态度(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88 字 7个月前

袁绍做梦都想拥立刘辩,现在刘辩死而复生,最开心的便是袁绍了。不过以袁绍一人之力,是没法换天子的,自然要拉上自己这个大将军录尚书事了。

曹昂的官职不仅仅是代表身份,还代表合法性,董卓也是先成为三公,才行的废立之事。

“那就只能拖了。”

曹昂倒是希望袁绍打出迎奉“刘辩”的旗号,那样袁绍和长安小朝廷的关系便彻底无法转圜。

“那太公那里?”

班英就担心曹操提前表明态度,那样便会让曹昂为难。

“父亲只会承认当今天子,毕竟曹家现在要出个皇后,乃是父亲朝思暮想的事情,他怎么可能节外生枝。再说父亲现在也自顾不暇,对待朝廷,定然是以稳为先。”

曹操就是想迎奉天子,亦没有什么能力。

“如此说来,此事的焦点,便在于主公的态度了。主公若支持当今天子,其他人便不敢妄动。主公若是支持弘农王,袁冀州也必然起兵相应,再加上太公,整个关东都有反了。

今主公虽然不想掺和,不过以主公的身份,应当有个态度。”

在刘辩、刘协兄弟的事情上,曹昂是要表态的,这个一个身份问题,也是话语权的问题。

毕竟身为宰辅不说话,那就是泥塑、纸糊的宰辅,往后还有什么话语权。

曹昂想了想,又说道:“公玉,你替我写一道奏疏,就说弘农王虽是昔日天子,无过被废,可为了天下安定,只得委屈弘农王。

不过弘农王虽失了天子之位,可仍当享受天子仪制。

同时请求改封弘农王为南阳王,以南阳郡、南郡、江夏郡三郡为南阳国,位在诸侯王之首;同时以弘农郡为弘农国,河东郡为河东国,循东海王故例,以南阳王并受弘农、河东二国。”

班英一愣,看向曹昂。

“就这么写。”

“大将军,南阳郡是帝乡,河东郡和弘农郡,俱是司隶之地。再说一人受三国,只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曹昂却是不以为然。

“东海王让了一个太子,一人受两国,那弘农王让一个天子,一人受三国如何不成。至于南阳是帝乡,那就更没问题了,若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弘农王的贵重。”

而且曹昂请封刘辩为南阳王,就是要突出刘辩地位的特殊性,让刘协时时刻刻都忌惮对方。

一个时时刻刻用自己的存在来告诉刘协得位不正的人,刘协最后的选择,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