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招降三郡(下)(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85 字 7个月前

的情况下,这么早就将家族交给曹昂,总是有些不妥。

因此对于曹昂的安排,曹炽有些犹豫起来。

丁蕃本以为三人之中,他当时最简单、顺利的,可是看着曹炽有些模糊不清的态度,他心中一紧,猜测此行未必能如愿。

于是丁蕃几经打听,了解到曹炽最信任之人乃是功曹虞翻,便亲自去拜见。

虞翻早知丁蕃来意,见到对方便问道:“不知大将军对于会稽,可曾有何说法?”

丁蕃便说道:“大将军常说,江东四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今荒僻,不过是失于开发,若是能深耕精作,用心发展,不过百年,便能如中原一般,成兴盛之地。

大将军认为,若要使江东兴盛,其一在于推广北方先进的农业经验,改变江东刀耕火种的旧习;其二要编户齐民,使山越归于王化;其三要重视教化,多拔擢江东士子,使江东士族,归心于中央朝廷。”

虞翻听后大喜。

曹昂这三条,对于江东的世家大族,可谓是无法拒绝的条件。

无论是推广先进技术,还是增加百姓,亦或者选拔官吏,都是有益于江东豪强大族的好事。

虞翻此前,最担心的便是一旦徐州军入会稽,会打压、排挤本土势力,现在看来,曹昂带着极大的诚意来寻求合作,他们又如何不愿意呢?

于是虞翻便去见曹炽。

见到曹炽,虞翻便说道:“大将军兵进江东,入主四郡,已经是既定事实,明府可有心与大将军一战?”

曹炽一愣,连忙说道:“我如何会有这种想法。”

“既然如何,明府还犹豫什么?

明府既不愿与大将军一战,自然无法抵挡徐州军进入会稽的脚步。

今日大将军示好,明府若主动献出会稽,乃是大将军之功臣,再加上长辈身份,犹能有极大话语权。

可若是明府不主动献郡,等到徐州军一来,会稽郡仍是要落入徐州军手中。

而彼时的明府,既无功劳,又和大将军生了丰龊,怕是只能够去官还乡,黯然离去了。”

曹炽神情一顿。

“我为曹昂叔祖,安能屈居于下。”

虞翻听后,立刻笑问道:“那兖州的曹使君,乃是大将军之父,不一样居于其下。大将军天纵之才,明府不必耿耿于怀。

否则疏远了关系,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曹炽也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