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寿春之战(一)(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89 字 7个月前

能坑害三军。

最终曹昂还是决定用张辽。

其实统帅大兵团,周瑜最合适,但他太年轻了。至于典韦、张辽、马铜、徐商四人,还是以张辽最优秀。

而且张辽与并非曹昂亲信,在军中缺乏威望,哪怕生出歹意,也不可能将各部全部拉拢。

得知自己被授予寿春路行军督,总领北路军的时候,张辽整个人都惊住了。

张辽也考虑过北路军的人选,可从来没想过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无他,资历太浅,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

之前张辽能成为一军中郎将,又领鲁国相,便有人觉得他是幸进之人。

而现在,他更是成了第二个诸军统帅。

这样的恩重,任谁看了不眼红。

张辽也是万分激动,面对曹昂,整个人都哽咽了。

“末将敢不效死?”

对于张辽的态度,曹昂很是满意。张辽有名将之资,我以国士待之,张辽又如何会不以国士报我。

张辽也自知自己的地位肯定压不住典韦、马铜、徐商等曹昂的旧时心腹,面对寿春,也是卯足了劲,准备一鸣惊人。

大军进入下蔡之后,稍微休整,便渡过了淮河,驻扎在肥口(也作淝口,今安徽凤台附近东淝河入淮河之口)。

下蔡城是大军的后方基地,为了保持粮道畅通,于是张辽命人在淮河之上,修建浮桥。

张辽下的第一个决议便遭到徐商反对。

徐商很怀疑张辽会不会打仗,当着诸将的面便毫不客气地说道:“谁都知道,寿春城中,有兵数万,芍陂之中,更驻扎着一支水军。这修建浮桥,本就不易,若是袁军以水军来攻,这浮桥能否保住都难说,费时费力却做一件未必能成的事,岂不是自讨苦吃。”

徐商性格刚直,觉得张辽没什么本事,因此对于张辽后来居上,颇为不满。在徐商看来,若是没有合适的统帅,以他兄长徐晃挂帅,也胜过张辽。

徐商当面质疑主帅,让张辽下不来台。

中护军曹湖见了也有些皱眉,可他毕竟跟徐商、马铜等人的关系更好,因此没有多说。

有徐商带头,底下人不少皆是面面相觑,想看张辽的笑话。

张辽很清楚众人的心思,更是明白他若是动怒,虽然能压得住徐商,却更无法获得军心。

于是张辽便解释道:“袁术有水军,我军亦有,并不畏他。至于浮桥,若是能引得城中守军出城来击,哪怕毁了,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