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遣将(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83 字 7个月前

若去了酸枣,我和我那岳父,谁为主,谁为从?”

名分问题很重要,这关系到二人以后的对位问题。袁绍虽然是曹昂岳父,但官职不如曹昂,官场上见到曹昂,仍要先行礼,曹昂面对袁绍,就有心理优势,往后不管怎么排位,都在袁绍前面。

可是这一次曹昂若成了袁绍的下属,不仅心理优势没了,对位优势也不再拥有。

为何官渡之战,曹操面对袁绍,气势上被压制,就是地位原因。曹昂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曾经也是袁绍的一条狗。

荀攸听得这话,倒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主公若是不便前去,倒不如委一大将,打着主公的名号前往酸枣,而主公则以北上抵御青州黄巾南下的名头避开此事。”

委将?

曹昂忽然觉得这个提议不是不行。

安排一人代表曹昂去打酱油,既表明了曹昂的态度,也让曹昂在讨董一事上,进退自如。

无论是进是退,都可因势而定,倒是避免了曹昂直接上场,很多事情无法转圜。

曹昂心中有了数,便招郭嘉、班英、郑度三人商议此事。

虽然荀攸是中参军,又是此事的提议者,但曹昂内部核心的议事,他目前仍无法参与进来。

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曹昂深知人越多,意见越多,越容易拿不定主意,因此曹昂平日议事,就控制在两三人里。

曹昂、郭嘉、班英,有时候再加上郑度。

在曹昂看来,若是连他们几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人再多也没有用。

郭嘉三人听了曹昂之言,也是频频点头。三人之前也有这个疑虑,只是之前一直在徐州,看得不如荀攸这个外人清。

但三人都是多智之士,曹昂今日点出此事,三人便如曹昂一般,将此事看得明明白白。

“奉孝,公玉,子制,你们觉得此事如何安排?”

军事安排,身为司**郭嘉话语权最重,而班英则相对来说有些克制,平日里尽量少掺和军事以防止曹昂忌惮。

于是郭嘉先说道:“明公此番出兵,准备获得什么样的战果?”

曹昂笑道:“还战果,能不全军覆没就好了!奉孝觉得单凭讨董这群人,有成事的可能吗?”

对于曹昂来说,参与此事已经是底线了,若是还拼死力战,那纯纯是脑子坏掉了。这种场合太高调的人,绝对没有好下场,譬如桥瑁,譬如孙坚。

知晓了曹昂心思的郭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