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曹昂的野心,比你想的要大得多(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98 字 7个月前

及地,重重行了一礼。

"服公,卢师教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曹昂从不敢忘。其实对曹昂来说,古文也好,今文也罢,甚至不管是谁作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传承文化,教化百姓,这才是圣人作书的初衷。

曹昂说过,曹昂是要守护这个天下,而不是祸乱天下,所以先生尽管放心,曹昂诸事自在心中,绝不会做不智之事。"

服虔看着曹昂,最后也只得叹道:"后生可畏,子干(卢植字)收了一个好弟子啊时代终究是变了。

出了辟雍,曹青、赵莽等人正在门外等着。

看曹昂的脸色,众人便知道此事成宜。

众人赶紧上前唤一声"明公”、“家主"、“君侯",曹昂却是对众人行了一礼,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以后请叫我博士曹昂!”

曹昂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众人亦是为曹昂高兴。

因是在辟雍前,曹昂不好太声张,只得叮嘱曹青道:“往后藏书馆的书,都要让人抄录一部,送往海陵。"

"诺!"

曹昂的野心很大,他要趁着洛阳这场大火,文坛的旧秩序破坏之际,重新建立一套新秩序。

不管他古文经学还是今文经学,往后五经的解释权,要握在曹昂自己手中。

曹昂成为博士一事,没过多久,便如插上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长安。

朝内朝外,一片惊愕。

众人都认为曹昂要被弄得灰头土脸,自是赶忙打听情况。可当日之人,没一个人愿再提及当日的场面,这件事便又成了一件悬案。

有人认为是众人放了曹昂一马,也有人认为曹昂论经,口若悬河,震古烁今,将所有人都震慑到了。

可终究是没个官方回答。

不过曹昂却是又整起事来,他回家的当日,洛阳藏书馆里,又送进去一套书,便是曹昂写的《荀子集注》。

《荀子集注》,断断续续写了三四年,总是因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还是去年在海陵的几个月,曹昂加班加点赶出来的。

很明显,曹昂对这本书的野心比之前的《孟子集注》大的多。

孟子倾向于思想家,有些跟伏尔泰一般,通篇告诉你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要怎么做人,充满了理想主义。

而荀子倾向于**家,类似于孟德斯鸠,他的著作却是告诉你建立理想社会要怎么做,重在做事,对现实社会冲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