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 / 3)

汉末圣人 鸣奇 1078 字 2023-03-05

命江海,避乱而居,一直到董卓入京,又坏了名声,并不能给自己多大的帮助。M.

曹昂这个人,从来都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于是曹昂长揖及地,对着蔡邕行了一礼,但非大礼。

曹操一看,脸色微变。

曹昂却不管曹操的脸色,对蔡邕说道:“小子昂拜见蔡公,听闻蔡公之事,小子亦心向往之。蔡公肆志直道,进不为荣,赴戟骄臣,发如震霆,凌刚摧坚,视危如宁,真乃大贤也。”

曹昂一顿彩虹屁输出,让蔡邕听得也满是欣然。

“此便是那位献血救母、哭水成冰、怒斥孔融、割发敬父的小郎君,孟德有佳子也。”

听得蔡邕夸曹昂,曹操很是得意。

自己的儿子,怎么夸都不为过。

于是曹操又想趁热打铁,敲定此事,于是言道:“蔡公以为此子如何,他可是整日念叨着想跟蔡公学经。”

蔡邕刚才已经有些明白曹操的用意了,此时见曹操有些点破用意,便有些为难道:“孟德,我之境遇,你悉知之。来日亦不知何时返回洛阳,恐有误小郎君。”

不过这理由对于曹操并不算什么,他有无数种办法劝动蔡邕。

可是不待曹操说什么,一旁的曹昂忽然插嘴道:“蔡公,小子愚钝,自知不配跟随蔡公学习,听闻先生善写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还请蔡公赐小子几字,以为激励。”

“好!好!小郎君志气可佳。”

蔡邕现在哪有心情收徒,不过他与曹操相交莫逆,今曹操挺身来送,曹昂名气又盛,他着实不好拒绝。

曹昂的请求倒是使得他避免陷入两难的境地。

“既然如此,我便赠小郎君二言吧!”

说着便让家人拿来桌案和纸笔。

曹昂躬身侧立,给蔡邕研磨,而一旁的曹操不断地给儿子使眼色想阻止,可曹昂根本不看。

曹操也不好多言,却是心中诧异,不明白儿子为何不愿拜蔡邕为师。

这时蔡邕已经起兵,只见他挥毫泼墨之间,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便写了八个大字。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曹昂轻声读出这八个字,连忙说道:“谢蔡公赐言,小子将来必谨记蔡公之教诲,则善戒恶,为国为民。”

蔡邕笑道:“我不过一戴罪老叟,徒发妄言,倒是让人见笑了。”

曹昂此时却是对着蔡邕,又郑重地拜了一番。